2012年11月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预测(4)
-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教育、教学中将受到哪些启发?
 -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王某是某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名男生,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因此他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在家里无故摔东西,甚至无故不去上学。
问题:
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名学生的高考焦虑症状进行分析并加以辅导。
 -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 
				
简述学校策略的特征。
 - 
				
简述政治对教学的制约作用。
 - 
				
智力差异有哪些类型?
 - 
				
李四同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总是千方百计地逃学旷课,这是学习焦虑症的表现。
 - 
				
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时教师应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 
				
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 )反应。
- A.压力
 - B.挫折
 - C.焦虑
 - D.愤怒
 
 -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为(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中学生期
 
 -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
- A.文
 - B.行
 - C.忠
 - D.信
 
 - 
				
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 A.韦特默
 - B.考夫卡
 - C.班杜拉
 - D.苛勒
 
 - 
				
一个国家的人口( )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 A.数量
 - B.增长率
 - C.质量
 - D.分布
 
 - 
				
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是( )。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 D.太耗费时间
 
 - 
				
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属于( )。
- A.参与式
 - B.监督式
 - C.放羊式
 - D.控制式
 
 - 
				
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 A.场独立型
 - B.沉思型
 - C.场依存型
 - D.冲动型
 
 -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 )。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 
				
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 )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 A.泛爱
 - B.泛智
 - C.泛美
 - D.泛德
 
 -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
- A.设置目标
 - B.列提纲
 - C.寻求同学帮助
 - D.做笔记
 
 - 
				
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的信息项目为( )个左右。
- A.3
 - B.5
 - C.7
 - D.9
 
 - 
				
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指向性与分散性
 - D.集中性与紧张性
 
 -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模式再认策略
 - D.组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