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5)
-
欣赏“每一个”学生——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会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
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剐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
(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
(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
一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问题: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
教师如何备好课?
-
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
青少年阶段有哪些心理特点?
-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洛克
- B.杜威
- C.斯宾塞
- D.夸美纽斯
-
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 A.课程设置
- B.学科顺序
- C.课时分配
- D.学年编制
-
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的。
- A.赞可夫
- B.舒尔茨
- C.布鲁纳
- D.昆体良
-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 A.胆汁质
- B.粘液质
- C.多血质
- D.抑郁质
-
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挺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 A.单向性
- B.双向性
- C.多向性
- D.成员性
-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 A.教学为主
- B.德育为主
- C.教师为主
- D.学生为主
-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
- A.最新的内容
-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D.事例或案例
-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代表作( )。
- A.《普通教育学》
- B.《大教学论》
- C.《爱弥儿》
- D.《教育学讲授纲要》
-
(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 A.教育制度
- B.学校教育制度
- C.教育体制
- D.学校领导制度
-
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
教材包括( )。
- A.教科书
- B.CAI软件
- C.教学参考书
- D.以上三者皆是
-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 B.学校的组织文化
-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 D.学校的制度文化
-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 A.抑郁症
- B.恐惧症
- C.焦虑症
- D.强迫症
-
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 A.随意性
- B.娱乐性
- C.自觉性
- D.系统性
-
请问下列哪一项叙述跟“设计教学法”有关?( )
- A.无须教师辅导
- B.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
- 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
- D.各学科均能适用
-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 A.发展性功能
- B.个体性功能
- C.教育性功能
- D.社会性功能
-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 )。
- A.管理者
- B.领导者
- C.组织者
- D.指导者
-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
-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决定作用
- B.领导作用
- C.纽带和桥梁作用
- D.核心作用
-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 A.以自我为中心
- B.概念守恒
- C.抽象思维
- D.运算思维
-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 A.桥梁作用
- B.关键作用
- C.主导作用
- D.决定作用
-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 A.联想
- B.幻想
- C.理想
- D.想象
-
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
-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
-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
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事物潜在作用,这种阻碍理解的因素是( )。
- A.已有的知识经验
- B.问题特征
- C.功能固着
- D.原型启发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
- A.多元主义价值观
- B.知识主义价值观
- C.精英主义价值
- D.主体教育
-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 B.回避失败的倾向
- C.回避困难的倾向
- D.追求刺激的倾向
-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后勤工作
- B.管理工作
- C.教学工作
- D.科研工作
-
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
-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 B.主体价值
- C.创造价值
- D.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