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这些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2.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于是把头发剃成足球式的形状。第二天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否则不准许他上课。于是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刘某来到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他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也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学校准许刘某上课,但是刘某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依然不允许他上课。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3.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4. 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5.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6. 简述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7. 实验法的优点是什么?教师在运用实验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8. 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9. 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 组织策略不需要在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11. 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12.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13. 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14. 父母认为学校的教育不合理或者是不符合家长要求,有权拒绝让适龄孩子到学校上学。

  15.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七个层级,只有低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级的需要。

  16.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

  17. 心理评估的功能只是进行心理诊断。

  18.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

  19. 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

    • A.宋代以后
    • B.春秋战国
    • C.明清时期
    • D.隋唐时期
  20. 下列不属于课堂情境结构的是(  )。

    • A.班级规模的控制
    • B.课堂常规的建立
    • C.课堂纪律
    • D.学生座位的分配
  21.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 A.认识的直接性
    • B.学生的主体性
    • C.教学的教育性
    • D.活动的开放性
  22. 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指向性与分散性
    • D.集中性与紧张性
  23. 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  )原则。

    • A.教学相长
    • B.综合课程
    • C.长善救失
    • D.藏息相辅
  24. 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

    • A.测量
    • B.测验
    • C.考试
    • D.评价
  25.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 A.威克斯勒智力量表
    •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 C.儿童智力量表
    • D.成人智力量表
  26.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27. 以下哪种不属于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  )

    • A.入的潜能
    • B.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
    • C.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
    • D.有无心理疾病
  28. 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  )。

    • A.记忆表象
    • B.思维表象
    • C.动作表象
    • D.定向映象
  29. 概念是用什么来表达的?(  )

    • A.句子
    • B.词
    • C.言语命题
    • D.图式
  30.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
    •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31. 技能的种类有(  )。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32. 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  )。

    • A.社会文化
    • 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 C.社会意识形态
    • D.生产力水平
  33.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34. 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 A.奥苏伯尔
    • B.班杜拉
    • C.阿特金森
    • D.艾宾浩斯
  35.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36.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37.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  )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的概念。

    • A.《美诺篇》
    • B.《金言》
    • C.《政治学》
    • D.《理想国》
  38. 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 A.课堂管理
    • B.课堂情境
    • C.课堂纪律
    • D.课堂气氛
  39.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40. 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最可靠的标准是(  )。

    • A.教学方法
    • B.教学目标
    • C.教学环境
    • D.教学策略
  41. 学习策略的核心是(  )。

    • A.计划性
    • B.规则
    • C.方法
    • D.监控
  42.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

    • A.教育的形成
    • B.教育的类别
    • C.教育的层次
    • D.教育的历史
  43.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马斯洛
    • B.维纳
    • C.阿特金森
    • D.班杜拉
  44. 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 A.元认知策略
    • B.组织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资源管理策略
  45.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 A.锻炼法
    • B.陶冶法
    • C.榜样法
    • D.说服法
  46. 以下咨询方法中,属于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是(  )。

    • A.深入共感
    • B.鼓励表达
    • C.改变认知
    • D.行为契约
  47. (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水平
    • C.生产力水平
    • D.文化发展程度
  48. 计算机辅助教学属于下列教学策略中的(  )。

    • A.个别化教学
    • B.情境教学
    • C.发现教学
    • D.指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