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初级中学与某保险公司是关系单位,保险公司每年在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时都来看望全体教师,保险公司为提高营业额,就通过学校强制性要求在校所有学生必须购买意外人身伤害保险。李平是该中学的一名在校生,母亲常年有病,父亲也刚刚下岗,家庭生活窘迫,无力负担几十元的保险费用。李平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就此冷嘲热讽,并在李平面前说其父母不为其购买保险是不爱孩子的表现,导致李平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并使李平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影响李平的学习。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 杨蒙是一名高中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一直不错。一次,在期中考试时由于感冒发烧没有考好,结果成绩下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不知她带病考试)。此后,每当面临考试时杨蒙都很紧张。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担心,害怕考试失败,为了能考好,她考前每天都复习得很晚。考试时,杨蒙经常感到注意力很难集中,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明明掌握的知识也都忘记了。同时还伴随着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等症状。可考后她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只是由于没发挥好而失败,因而更加害怕考试。为此,杨蒙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摆脱。

    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

    (1)杨蒙的这种症状是一种什么心理问题?

    (2)本案例中,造成这一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针对这类问题,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

  3. 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4.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5. 简述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哪些,并说明如何克服。

  6. 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7. 怎样帮助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8.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9.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10. 单独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效果最好。

  11. 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12.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

  13.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杜威。

  14.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

  15. 备课就是备教材。

  16. 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

  17.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

    • A.原始社会末期
    • B.奴隶社会初期
    • C.封建社会初期
    •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8. 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19. 根据概念的定义,泰山、月球等都是概念。

  20.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 A.主体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阶段性
    • D.不平衡性
  21. 马斯洛将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  )

    • A.安全的需要
    • B.归属和爱的需要
    • C.尊重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2. 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 B.分析使能目标
    • C.分析支持性条件
    • D.分析学习结果
  23. 讲授法的缺点在于(  )。

    •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24. 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  )。

    • A.身体的运动系统
    • B.大脑
    • C.符号化概念
    • D.具体的物体
  25. 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  )。

    • A.课的目标
    • B.课的类型
    • C.课的任务
    • D.课的结构
  26. 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  )行为改变法。

    • A.代币奖励法
    • B.行为塑造法
    • C.系统脱敏法
    • D.肯定性训练
  27. 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教学
    • B.德育
    • C.管理
    • D.科研
  28. 反映测验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是(  )。

    • A.效度
    • B.信度
    • C.难易度
    • D.区分度
  29.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30. 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  )。

    • A.经济水平
    • B.政治制度
    • C.文化传统
    • D.科技水平
  31.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品德评价法
    • C.指导实践法
    • D.陶冶政治法
  32. 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33.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以班级(  )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规章制度
    • D.教学规则
  34.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 A.个人本位论
    • B.宗教本位论
    • C.社会本位论
    • D.兴趣本位论
  35. 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_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属于(  )。

    •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 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36.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 A.安全需要
    • B.归属需要
    • C.尊重需要
    • D.审美需要
  37.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的职业。

    • A.自然化
    • B.现实化
    • C.社会化
    • D.自由化
  38. 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 A.比奈
    • B.推孟
    • C.韦克斯勒
    • D.高尔顿
  39. 在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的学习被称作(  )。

    • A.综合学习
    • B.并列学习
    • c.类属学习
    • D.总括学习
  40. 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 A.选择性
    • B.理解性
    • C.整体性
    • D.恒常性
  41. 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42.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

    • A.宗教
    • B.经济
    • C.生产力
    • D.政治
  43.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分组教学
    • C.现场教学
    • D.复式教学
  44. 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活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活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  )。

    • A.福勒
    • B.费斯勒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45. 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  )。

    • A.观察法
    • B.自然实验法
    • C.个案法
    • D.调查法
  46. 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年出版。

    • A.1903
    • B.1913
    • C.1924
    • D.1930
  47.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

    • A.乌申斯基
    • B.皮亚杰
    • C.维果斯基
    • D.鲁利亚
  48. 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  )。

    • A.行为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经验主义
    • D.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