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卷(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 
				
在讲解"水的组成”一课时,某教师采用了如下导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可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却燃烧起熊熊大火。l977年11月9日,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的水域内,发生了一次大火。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了,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奇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公里。当时,剧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通红的壮观景象,目击者们无不目瞪口呆。海水为什么起火?这其实跟水的组成关系密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水的组成。问题:(1)该教师采用的是哪种导人方式?(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导人方式?(回答不少于4个)(3)请自选一种导入方式,为教材中的任意一节内容设计一个导人过程。
 - 
				
化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教法?
 -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题不中填写出题目的正确答案,并写出解题思路。(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
 -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
 - 
				
不粘锅的内壁有一薄层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饭菜时不易粘锅,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聚四氟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
 - B.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饱和结构
 - C.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是76%
 - D.聚四氟乙烯的活泼性很强
 
 - 
				
根据在教学中的实践形式分类,化学实验可分为( )。①演示实验②并进实验③学生实验④描述实验⑤实验习题⑥投影实验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③④⑤⑥
 - D.全部都是
 
 - 
				
如图是曾经批量生产笔记本电脑所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


- A.左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处通人的物质是甲醇
 - B.右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人的物质是空气
 - C.

 - D.

 
 -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
 - 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 C.劣质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
 -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 
				
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
- A.科学思想
 - B.科学文化体系
 - C.科学对象
 - D.科学过程
 
 -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

下列数据能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v(NH3)正=2mol·L-1·s-1;v(N2)逆=2mol·L-1·s-1
 - B.v(NH3)正=2mol·L-1·s-1;V(H2)逆=3mol·L-1·s-1
 - C.v(N2)正=2mol·L-1·S-1;V(H2)逆=2mol·L-1·Sl
 - D.v (NH3)正=3mol·L-1·s-1;v(N2)逆=2mol·L-1·s-1
 
 - 
				
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境”三者应( )。
- A.各自孤立地设计
 - 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
 - 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
 - D.突出"任务”、整体设计
 
 - 
				
STS教育中,STS三个字母不包括( )。
- A.科学
 - B.技术
 - C.社会
 - D.生活
 
 - 
				
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①③②
 - B.②③①
 - C.③①②
 - D.②①③
 
 - 
				
随堂实验的特点是( )。
- A.在课堂上教师边讲课边做实验
 - B.在课堂上教师讲课和学生实验齐头并进
 - C.在课堂上学生边讲边实验
 - D.在课堂上教师实验与学生回答结合起来
 
 - 
				
教师提供课题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属于( )。
- A.研究一探讨法
 - B.发现学习
 - C.暗示教学法
 - D.范例教学法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
 - 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 
				
铁有可变化合价,将l4.49革酸亚铁(FeC2O4)与空气隔绝加热分解,最终可以得到7.2g铁的氧化物,此氧化物是( )。
- A.FeO
 - B.Fe203
 - C.Fe304
 - D.Fe0和Fe304
 
 - 
				
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
- A.探究性
 - B.实践性
 - C.随意性
 - D.过程性
 
 - 
				
期末考试属于( )。
- A.诊断性考试
 - B.形成性考试
 - C.测试性考试
 - D.终结性考试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
-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 
				
当代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提高教师的水平
 - B.狠抓实验教学
 - C.实行多媒体教学
 - D.加强基础,发展智能
 
 - 
				
教师备课可分为( )。 ①组织教学②学期备课③复习旧课④学习新课⑤单元备课⑥巩固新课⑦布置作业⑧课时备课
- A.①③④⑥⑦
 - B.②⑤⑧
 - C.①③④⑥⑧
 - D.⑧⑤②
 
 - 
				
STS思想的实质是( )。
-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
 - 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
 - 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 D.人文精神和自然精神的统一
 
 - 
				
某溶液中只含有K+、Fe3+、C1-、S042-四种离子,其中K+、Fe3+、Cl-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5:2:3,则溶液中Fe抖与S042-的个数比为( )。
- A.1:2
 - B.1:3
 - C.2:3
 - D.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