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提分卷(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智力有缺陷的男孩,平时语文、英语的成绩都不怎么好。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发现这个男孩喜欢劳动,于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他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这样既保证了办公室的清洁,又让他从中得到了乐趣。但是,孩子的家长知道后就不愿意了,认为老师不该这样对待学生。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现在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升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初中。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给小明的打击不小。从此,小明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
问题:
(1)小明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问题?
(2)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
简述福勒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
简述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
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
- 正确
- 错误
-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
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的教的活动。
- 正确
- 错误
-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 正确
- 错误
-
( )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 A.感觉
- B.直觉
- C.知觉
- D.思维
-
杜威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提出了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理论。
- 正确
- 错误
-
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 A.专业结构
- B.生产力水平
- C.学科结构
- D.校园氛围
-
认知发展理论由著名发展心理学家( )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 A.桑戴克
- B.皮亚杰
- C.维果茨基
- D.柯尔伯格
-
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 B.领导批评
- C.家长意见
- D.社会舆论
-
人们游览过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
- A.动作记忆
- B.形象记忆
- C.情绪记忆
- D.情境记忆
-
个别教育是指( )。
- A.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 B.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 C.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 D.全体学生的教育
-
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 A.评定学生操行
- B.教育个别学生
- C.了解和研究学生
- D.组建班集体
-
小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的( )。
- A.外部表现
- B.主观体验
- C.生理唤醒
- D.认知活动
-
教育教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实验法
- C.历史研究法
- D.调查法
-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 )才能达到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 A.学习积极性
- B.学习自觉性
- C.要花多少时间
- D.智力水平
-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 )。
- A.实践模式
- B.过程模式
- C.环境模式
- D.目标模式
-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的观点。
- A.内发论
- B.外铄论
- C.成熟论
-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小明可以对假言命题做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这说明小明可能处于认知发展的(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学生在课外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进行的单独活动是( )。
- A.小组活动
- B.分组活动
- C.个人活动
- D.集会活动
-
( )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 A.学校教育
- B.家庭教育
- C.社会教育
- D.终身教育
-
“磁生电”问题中,人们长时间被“静磁”局限了头脑,直到法拉第实验成功,人们才认识到要让导体切割磁感线才能产生电流。长久以来,人们的表现体现了( )的心理状态。
- A.思维定式
- B.功能固着
- C.原型启发
- D.迁移
-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 )模式。
- A.班级常规管理
- B.班级民主管理
- C.班级目标管理
- D.班级平行管理
-
古人通过对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得出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具有( )。
- A.间接性
- B.概括性
- C.抽象性
- D.分析性
-
( )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
- A.快乐
- B.应激
- C.心境
- D.激情
-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属于外部且稳定的归因是( )。
- A.能力
- B.运气
- C.工作难度
- D.努力程度
-
( )是指把握课堂管理的度,课堂管理不能太放也不能太紧,避免“放则乱,紧则呆”的局面。
- A.实效性原则
- B.效率性原则
- C.适度性原则
- D.方向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