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练习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面是一位班主任老师的教学日记: 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二年级直接升入四年级的跳级生,跳班后,仍是班内学习的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向、深沉,但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一笑,并且显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大笑、狂笑、冷笑、耻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哪个词形容你当时的笑合适呢?”他很敏感,脸红了,低声说:“讥笑,耻笑。”我说:“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他说:“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话人。”我说:“是呀,尊重别人是应该有的道德风尚,虚心才能使你进步得更快。”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后进生学习,上学期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问题:(1)这位班主任老师采用了何种德育方法?其基本含义是什么?(2)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运用此方法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

  2.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3.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4.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品德。

  5. 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6.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7. 我国义务教育具有三个特征是(  )。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 班主任对班级领导管理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  )。

    • A.个性影响力
    • B.形象影响力
    • C.服务影响力
    • D.经济影响力
  9. 格塞尔的“单卵孪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

    • 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
    • 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 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10. 短时记忆指的是信息保持时间(  )的记忆。

    • A.不超过2秒
    • B.不超过1分钟
    • C.超过1分钟
    • D.不超过5秒
  11.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 A.泰勒
    • B.罗杰斯
    • C.布卢姆
    • D.布鲁纳
  12. “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体现的迁移种类是(  )。

    • A.逆向迁移
    • B.负迁移
    • C.垂直迁移
    • D.一般迁移
  13. 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  )。

    • A.心境
    • B.激情
    • C.应激
    • D.挫折
  14. 系统脱敏法由(  )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 A.沃尔朴
    • B.福勒
    • C.雅各布松
    • D.奥苏伯尔
  15.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  )。

    • 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 B.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 C.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 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
  16. 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的一些引导性的材料是(  )。

    • A.概念
    • B.认知结构
    • C.学习定势
    • D.先行组织者
  17.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还决定着(  )。

    • A.教育年龄
    • B.教育目的
    • C.教育年限
    • D.教育手段
  18. 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制中的(  )。

    • A.压抑
    • B.否认
    • C.文饰
    • D.代偿
  19. 由于数学教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 A.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 B.低级的动机
    • C.高级的学习动机
    • D.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20.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21.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阶段性
  22.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 A.刺激分化
    • B.消退
    • C.刺激泛化
    • D.获得
  23.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欲望内驱力
    • D.自我提高内驱力
  24. (  )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民主主义与教育》
    • D.《教育论》
  25. 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作(  )。

    • A.锻炼法
    • B.陶冶法
    • C.鼓励法
    • D.示范法
  26. 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哪一种?(  )

    • A.权威型
    • B.民主型
    • C.放任型
    • D.迁就型
  27.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8. 关于考试焦虑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考试焦虑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29.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  )。

    • A.说服法
    • B.榜样法
    • C.陶冶法
    • D.锻炼法
  30. 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  )的雏形。

    • A.活动课程
    • B.学科课程
    • C.综合课程
    • D.结构课程
  31.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  )。

    • A.实验法
    • B.讲解法
    • C.讨论法
    • D.演示法
  32.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

    • A.知识观
    • B.品德观
    • C.学生观
    • D.教学观
  33. 记笔记有助于引导个人的注意,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它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精加工策略
    • B.复述策略
    • C.组织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34. 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35. 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 A.初一年级
    • B.初二年级
    • C.初三年级
    • D.高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