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深度押密卷(3)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演示实验如下: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二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方面的知识。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9 2 水 5 朝下 4.9 3 水 5 朝侧面 4.9 4 水 10 朝侧面 9.7 5 水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任务:(1)请设计一个引出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教学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的意图。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
案例:高老师在初中物理“浮力”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引入教学课题。然后用实验演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再用计算机课件展示轮船、气球、潜水艇等,最后总结出物体沉浮的条件,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问题:(1)此教学设计有没有体现出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
-
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而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1)假如你是小欢,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让学生真正掌握该方面的物理知识。(10分)
-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巩固已学概念。
-
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简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如图所示,由红、蓝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以入射角θ从圆心O处由真空射入半圆形玻璃砖,进入玻璃后分为OA、OB两束,它们从O到A和从O到B的时问分别为tA和tB,则( )。
- A.OA是蓝光,tA小于tB
- B.OA是蓝光,tA大于tB
- C.OA是红光,tA小于tB
- D.OA是红光,tA大于tB
-
如图所示,物体C放在水平面上,物体B放在C上,小球A和B之间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若8上的线竖直、两滑轮间的线水平,且不计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滑轮与线间的摩擦。把A拉到某位置(低于滑轮)由静止释放使A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A摆动的过程中B、C始终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可能为零.摩擦力方向时而沿斜面向上时而沿斜面向下
- B.B所受摩擦力有时有可能为零
- C.C一直受到水平面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
- D.C对地面的压力有时可以等于B、C重力之和
-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v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 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 C.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5Mgr/2
- 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
电子的质量为me,一对正、负电子以一定的速度相碰湮灭后放出一对光子,c为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对光子的总能量等于2mec2
- B.这对光子的总能量大于2mec2
- C.光子的波长等于h/mκ
- D.光子的波长大于h/mκ
-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圆环平面位于纸面内如图乙所示,令I1、I2、I3分别表示oa、ab、bc段的感应电流,f1、f2、f3分别表示金属环对应感应电流时其中很小段受到的安培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 B.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
- C.f1方向指向圆心,f2方向指向圆心
- D.f2方向背离圆心向外,f3方向指向圆心
-
关于气体与分子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B.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C.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 D.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液体中悬浮的颗粒越大。某时刻撞击它的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 B.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滴在液面上的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导致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 D.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小
-
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电冰箱是串联
- B.电冰箱的三脚插头接入电路能保证其外壳接地
- C.为用电安全,应在甲处安装电灯,乙处安装开关
- D.站在地上的人若用手直接接触A点.没有触电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