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
-
以下是某一教师组织的有关植物茎这一节的教学片段——“变色花之谜”。
教师出示红、蓝变色花,问学生:你们看这些花漂亮吗?这些花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认为使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提出猜想后,教师展示变色花所插入的红、蓝墨水瓶。学生基本认为是茎在运输墨水、使花变色。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猜想。
①教师讲解横切、纵切解剖茎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②学生解剖变色花的茎。
③学生交流与表达:横切——有红点,纵切——有红线。
④教师概括讲述:茎中的导管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1)根据上述材料,在“茎的组成”这节实验课中,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哪些准备工作?(10分)
(2)用概念图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概括总结。(20分)
-
材料:
某教师关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简介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再介绍植被保护的相关知识。课后活动“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通过介绍森林对气候调节的作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
问题:
(1)上述内容属于哪种教学策略?(6分)
(2)说明如何优化该教学策略。(14分)
-
材料:
教师在“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中,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难点:
(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问题:
(1)请简要说明教学重难点的定义。(10分)
(2)简要谈谈应如何确立重难点。(10分)
-
儿童计划免疫中,通过接种卡介苗防治和控制肺结核。卡介苗对于接种的人来说属于( )。
- A.病原体
- B.抗原
- C.抗体
- D.传染源
-
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的是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请根据此式或图示回答问题:
(1)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在细胞质的__________中。(6分)
(2)式②中表示的能量来源是式①中的__________。(3分)
(3)分析上述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6分)
-
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两则实例。请分析回答:
(1)人类酿酒的历史已有5000年,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__________(填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需用来鉴定,在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色。(6分)
(2)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3分)
(3)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自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使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
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问到“你同意这位同学的回答吗,为什么?”该类型的提问属于( )。
- A.理解提问
- B.分析提问
- C.综合提问
- D.评价提问
-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实验结论、该实验探究的过程及使用的方法与实验带给学生的“珍爱生命”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同时又要突出该实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 )特点。
-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 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
按照研究目的分类,教育教学研究可分为三大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中?( )
- A.验证性研究
- B.探索性研究
- C.叙述性研究
- D.因果性研究
-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是( )。
- A.世代交替
- B.传粉
- C.形成种子
- D.双受精
-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
- C.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 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将濒临物种迁出原地
- B.建立濒临物种种质库
- C.建立自然保护区
- D.鼓励市民认养动物
-
按照生物分类等级顺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犬科—狼种
- B.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犬科—食肉目—哺乳纲—狼种—犬属
- C.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犬科—犬属—食肉目—狼种
- D.狼种—犬属—犬科—食肉目—哺乳纲—动物界一脊索动物门
-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
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 B.过程与方法目标
- C.实验目标
-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
- A.两者均未增多
- B.两者均增多
- C.盐增多,糖没有增多
- D.糖增多,盐没有增多
-
基因B是控制矮牵牛蓝色花色素合成的基因,其碱基序列已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从蓝色矮牵牛细胞获得基因
- B.连接基因B与质粒的酶为限制酶
- C.用普通玫瑰细胞作受体细胞
- D.培养过程需要运用组织培养技术
-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 A.膝跳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 B.膝跳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 C.膝跳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 D.膝跳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
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子叶提供营养
- B.胚根发育成根
- C.胚乳发育成叶
- D.胚芽发育成芽
-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
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④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⑥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
- A.②③⑤
- B.①④⑥
- C.①②③
- D.②③⑥
-
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这是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 A.生态系统
- B.生物群落
- C.种群
- D.食物网
-
下列动物中,具有双重呼吸的是( )。
- A.乌龟
- B.壁虎
- C.家鸽
- D.家兔
-
图1为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时没有核糖体参与
- B.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最佳区域是②
- C.经低温处理后,③处可出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
- D.细胞分化程度③处比①④处高,故不易诱导脱分化
-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
-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 D.单倍体,一个染色组
-
图2所示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那么处于BC段有关肋间肌、膈肌、胸廓、膈顶部所处于的状态是( )。
- A.收缩 收缩 扩大 下降
- B.舒张 舒张 缩小 回升
- C.收缩 舒张 扩大 回升
- D.舒张 收缩 缩小 下降
-
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
- A.主动脉
- B.肺动脉
- C.人球小动脉
- D.出球小动脉
-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 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 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 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 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板书时,教师经常会在某些关键字词下方划横线,以引起学生注意,强调课堂重难点。这种强化方式属于( )。
- A.语言强化
- B.标志强化
- C.动作强化
- D.变换方式强化
-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
-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正中央
-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 B.人的舌尖触到舌尖感觉甜
-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保持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