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深度押密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制定的活动实践学习计划。

    进行“人们心中的历史口述资料的采集实践”的探究活动。例如毛泽东,他在湖南、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等地留下了许多纪念,还有许多诗词、文章,以及他人的回忆录、传记等。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和一些老革命家交流,认识他们心目中的毛泽东及其贡献等问题,从而形成更加鲜活的整体感知。

    (1)请对该老师的做法做出评价。(8分)

    (2)教师开展活动实践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位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主线展开,首先出示了“时尚的中山装”,接着出示“中山装”的设计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前襟的五粒纽扣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1)结合材料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得当。(8分)

    (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使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8分)

  3. 简述蒸汽机的运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10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问题: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不同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分别带来的影响。(10分)

  5.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缺)月间,(缺)人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简述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10分)

  7. 简述影响历史学习过程的学习要素。(10分)

  8.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9.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购买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

    •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10. 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 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 D.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12.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13.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4. 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

    • 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
    • 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
    • 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
    • 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
  15. 在下列近代企业中,介于官办与商办之间,“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的企业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 B.上海发昌机器厂
    • C.安庆内军械所
    • D.轮船招商局
  16. 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发表的《终战诏书》中说到:“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兵勇敢善战,百官可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转。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对这段内容评价正确的是(  )。

    ①表明了日本对美英战争的本质原因

    ②美化侵略战争

    ③“战终”表明日本不甘心承认战败

    ④推卸战争责任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17.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

    •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 B.宣告“冷战”开始
    • 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18. 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

    ③“不告不理”原则④三权分立原则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19. 《十二铜表法》的第十二表是后来增补的,其中第二条规定“家属或奴隶因私犯而造成损害的,家长、家主应负赔偿责任,或将其交被害人处理。”据此可以推断增补内容(  )。

    • A.更多维护平民利益
    • B.更多维护贵族利益
    • C.专为平民利益而设
    • D.专为贵族利益而设
  20.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先生的话未能反映的是(  )。

    • A.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
    • B.中国近代文化的多层性
    • C.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 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21. 魏源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他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22. 英国首相布莱尔说:“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但不干涉主义原则。必须在一些重要方面加以限定:国家主权和防止种族灭绝的重要。”基于此理论。美英于1999年轰炸南联盟,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体现了这一理论的核心是(  )。

    • A.打击恐怖分子
    • B.维护世界和平
    • C.人权高于主权
    • D.尊重各国主权
  23. 《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发展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

    • A.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 D.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24.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25.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白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6.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27.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8.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

    •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 B.民族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29.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30.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31.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直接发动“滇黔独立”的是(  )。

    • A.袁世凯
    • B.张勋
    • C.宋教仁
    • D.蔡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