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绝密押题一
-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
材料
某高中教师孙老师在谈到数学教学经验时指出: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如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和完善智力素质。第二,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第三,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孙老师在学习上指导学生注意追根究底,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四,鼓励学生采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寻找各种数学规则、原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当学生刚进入高中,上课不知如何听讲时,孙老师及时点拔: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课堂上老师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第五,站在系统的高度选择教学知识,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第六,在孙老师的课堂上,经常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如“十字路口的红、绿、黄灯的时间比例为多少才合适”“一笔款子怎样存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息”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请分析孙老师的以上做法符合哪些促进迁移的教学规律。
-
简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
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
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
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促进作用。
-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
一题多解属于( )。
- A.聚合思维
- B.直觉思维
- C.分析思维
- D.发散思维
-
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 A.强化
- B.惩罚
- C.逃避条件作用
- D.消退
-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 A.线性关系
- B.U型关系
- C.倒U型关系
- D.平行关系
-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 A.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 B.教育思想
- C.教育管理制度
- D.学制
-
“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
- A.遗传
- B.身体素质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浪子回头金不换”说明人的个性具有( )。
- A.稳定性
- B.整体性
- C.社会性
- D.可变性
-
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形式叫( )。
- A.特朗普制
- B.道尔顿制
- C.分组教学制
- D.班级授课制
-
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即可
-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 )。
- A.有目的地培养人
- B.有专职教师
- C.有专门的教学场所
- D.有特定的教学对象
-
勤奋和懒惰属于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
- B.性格
- C.能力
- D.兴趣
-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 )。
- A.运动技能
- B.动作技能
- C.策略技能
- D.心智技能
-
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着重培养他的(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 A.教育规律
- B.教育价值
- C.教育现象
- D.教育问题
-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观点。
- A.教育无目的论
- B.社会本位论
- C.科学本位论
- D.个人本位论
-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 A.班级环境布置
-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 C.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 D.班级制度与规范
-
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互补性
- B.顺序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 A.有影响
- B.没有影响
- C.几乎没有影响
- D.有实质性影响
-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 C.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 D.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 A.培根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赞可夫
-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柏拉图
- B.荀子
- C.孟子
- D.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