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材料是某老师的一节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描述。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主要内容分为身边的诱惑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全课以培养道德意志品质、发展学生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为主题。教材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身边存在着种种诱惑。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鼓起勇气和信心,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本案例教学以“主动体验一合作学习一课后实践”为主线,使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价值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利用午休时间同学生们闲谈。由日常生活、家庭作业谈到中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许多诱惑。“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良诱惑苦恼过吗?”这一话题同学们十分感兴趣.一下子都围拢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我发现很少有同学去这样做。于是我就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

    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社会环境中.你是否发现身边有许多东西和事情诱惑着自己。想一想,面对如此多的诱惑.有哪些抵制诱惑的方法?

    在图中写上自己所受到的诱惑,并完成空格。

    我最能成功抵制的是__________诱惑,我是这样抵制的:__________

    我觉得较能抵制的是__________诱惑,其抵制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诱惑是我觉得最难抵制的,抵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我最崇拜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这样抵制诱惑的:__________

    问题:请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评析该课堂实录中活动设计的合理性。

  2. 课程标准内容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调查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根据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讨论共同设计一条珍惜资源的宣传标语。

    材料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课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1)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该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并简单说明依据。

    (2)请根据课程标准建议,设计一个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探究活动。

  3. 目前.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购买和更换手机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这一影响也到达了中学校园。近期,随着苹果手机iPhone 5S发布,这一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某校同学在探讨这一问题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甲同学:“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它有个性,够反叛、跟我有fee1,我就要它!”

    乙同学:“我的手机要向广告、向父母、向名牌、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请运用相关经济知识回答:

    (1)甲、乙两位同学的见解分别受到哪种消费心理的影响?

    (2)你认为中学生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些原则。

  4. 《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教学中,在讲到“生命是有价值的: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请全体学生朗读毕淑敏《我很重要》节选:“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着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请学生谈谈自己来到世界上,给哪些人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问题:请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评析该课堂实录中教学活动的合理性。

  5. 城镇化进程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城镇化建设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的意义。

  6. 一位拾荒老人拿着一大包捡来的物品乘坐公交车,被女司机责骂驱赶.其随身携带的物品被一名男乘客强行扔出车厢。司机和乘客对待拾荒老人的做法(  )。

    • A.正确.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B.错误.侵犯了拾荒老人的人身自由权
    • C.正确.有利于维护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权
    • D.错误.侵犯了拾荒老人的人格尊严
  7. 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B.一切为了群众
    •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D.一切依靠群众
  8. 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脚不小心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老人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鞋,从窗口扔了出去。周围的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老人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这位老人的观点与做法反映了( )。

    • A.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 C.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性作用
    • D.追求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9.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

    • 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率作用
    • B.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 C.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 小王小时被人收养,长大后生父母要求其赡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王必须承担赡养义务
    • B.小王承担赡养义务需要养父母同意
    • C.小王可以不承担赡养义务
    • D.小王须放弃养父母赡养义务
  11. 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12. 生产关系反映的是(  )。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13. 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共同声明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系,非盟大力推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欧盟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采取一系列措施。这表明国际组织(  )。

    • A.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 B.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
    • C.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 D.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4. 尽管我们有“五讲四美”的道德规范,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但对于乱吐乱扔等不文明行为,大多数城市都予以宽容和默许,至今很多国人都还很“随便”。对此应该借鉴新加坡公民道德的经验——盛世用重典,如随地吐痰罚款200元,乱扔纸屑和烟头罚款1 000元,采摘花草、公共场所吸烟……也要罚款。将道德规范融合于法规之中,再加上执法严明,势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这启示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  )。

    ①一切外国的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

    ②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③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④我们应将道德规范全部纳入法制轨道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15.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异创造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

    •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16. 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17. 我国《宪法》规定,(  )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18. 青少年中最常见、最明显的焦虑是(  )。

    • A.考试焦虑
    • B.工作焦虑
    • C.环境焦虑
    • D.择友焦虑
  19. 初中生张龙的小说出版后,收到的稿酬支付单中标有税收的金额。这说明未成年人同样要(  )。

    • A.享有政治权利
    • B.履行道德义务
    • C.享有法律权利
    • D.履行法律义务
  20.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 A.教育政策
    • B.教育价值取向
    • C.教育模式
    • D.教育方法
  21. 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

    •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 B.对无需报销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
    • 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
    • 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22. 甲某以乙某亲笔写的借款6000元的借条为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某归还借的6000元。在诉讼过程中,乙某提出该6000元系甲某赠与自己的钱,不应当负返还责任。对此主张应当由(  )负举证责任。

    • A.原告甲某
    • B.被告乙某
    • C.原告甲某与被告乙某
    • D.人民法院
  23. 自卑感的实质是(  )。

    • A.自我评价过低
    • B.虚荣心
    • C.对外界评价的敏感
    • D.情绪的泛化
  24. 在我国.必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些基本道德规范(  )。

    • A.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 B.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 C.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 D.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动力
  25.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五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六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26. “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体现了(  )。

    • A.属地原则
    • B.属人原则
    • C.保护原则
    • D.普遍管辖原则
  27.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2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 A.传授学生知识
    • B.发展学生能力
    • C.培养学生个性
    • D.养成学生品德
  29. 4月2日是世界“枕头大战日”,当天活动参加者自带枕头,互相击打。“枕头大战”结束后,大家一起把“战场”清理干净。这种缓解压力、调控情绪的方法属于(  )。

    • A.转移注意力
    • B.合理宣泄
    • C.自我暗示
    • D.换位思考
  30. 励志公式“1.01365=37.8,0.99365=0.03”受到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解读为“每天进步一点点.穷属一年变富帅;每天退步一点点,富美一年变矮矬。”下列与这一公式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 B.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C.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 D.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31. 太原至北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以来,吸引了许多旅客选择乘动车去北京.从而使太原去北京的飞机及公路客运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  )。

    • A.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 B.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安全性
    •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舒适性
  32. 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其中有一种是(  )。

    • A.救济收入
    • B.优抚收入
    • C.国民收入
    • D.股票收入
  33.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属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中的( )。

    • A.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B.能力目标
    • C.知识目标
    • D.综合目标
  34. 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甲某犯有(  )。

    • A.过失杀人罪
    • B.故意杀人罪
    • C.遗弃罪
    • D.虐待罪
  35. 余先生从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家后一直承担着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两老立下遗嘱,去世后由余先生继承他们的一套私房。去年两老去世后,叔叔提出要继承该私房。对此。大家有不同见解,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该由叔叔继承.因为叔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 B.应该由余先生继承。因为余先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 C.应该由叔叔继承.因为有遗嘱的应该按遗嘱继承
    • D.该房产由余先生继承符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