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并围绕这种思想论述教育应如何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需求的挑战。

       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业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

    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2. 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南京市二十四中的班主任史箐老师,承诺在带班的三年期间,满足每个同学一个愿望(只

    要是合理的)。有个同学的愿望是:在植树节这一天亲自植一树。植树节这一天,史老师帮助这个同学实现了愿望,而且使全班同学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1)选择一个纪念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方案。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3. “学不可以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表明苟况师生关系中的“不为师论”。

  4.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5. 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6.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活动管理中的角色。

  7. 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8. 简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9. 简述高中教育的基本特点。

  10. 表示目标项目的具体的程度和实现状态的是   (   )

    • A.目标值   
    • B.目标内容
    • C.目标方针   
    • D.目标条件
  11. 班主任所面对的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   (   )

    • A.与家长的关系   
    • B.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 C.与校长的关系   
    • D.与学生的关系
  12. 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   (   )

    • A.德鲁克   
    • B.马卡连柯
    • C.杜威   
    • D.布鲁纳
  13. 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属于   (   )

    • A.常规管理目标   
    • B.非常规管理目标
    • C.日常管理目标   
    • D.生活管理目标
  14.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 A.了解学生   
    • B.班会活动
    • C.建立学生档案   
    •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5.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6.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

    • A.正常中学生   
    • B.严重精神病人
    • C.人格障碍者   
    • D.残疾患者
  17. 对科学的热爱、真理的追求,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等,都属于   (   )

    • A.理智感   
    • B.美感
    • C.道德感   
    • D.宗教感
  18. 乐极生悲、破涕为笑,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具有   (   )

    • A.感染性   
    • B.情境性
    • C.两极性   
    • D.移情性
  19.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   (   )

    • A.《论语》   
    • B.《学记》
    • C.《孟子?尽心上》   
    • D.《劝学篇》
  20.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都新增加了一门必修课。它是   (   )

    • A.综合课程   
    • B.分科课程
    • C.活动课程   
    •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1. 高中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

    • A.情境性   
    • B.协调性
    • C.动荡性   
    • D.成熟性
  22. 按活动内容与性质划分,学校组织可以分为五类:政治性组织、行政性组织、群众性组织、学术性组织和   (   )

    • A.学习性组织   
    • B.决策性组织
    • C.指挥性组织   
    • D.监督性组织
  23. 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的方法是   (   )

    • A.隔离法   
    • B.恒定法
    • C.匹配法   
    • D.干扰法
  24. 把“中学堂”改为“中学校”的是   (   )

    • A.壬寅学制   
    • B.癸卯学制
    • C.壬子癸丑学制   
    • D.壬戌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