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二)
-
杨某,女,17岁,高中一年级。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异,是父母的骄傲,是同学的榜样。做事按部就班,中规中矩,性格内向,追求完美。进入重点高中后突然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的光环已不存在,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成绩排在全班第12名,为此情绪低落、焦虑、紧张,不爱与同学交往,没有什么知心朋友,有时会无缘无故的向父母发脾气,情绪不好。
试分析杨某是否属于正常范围,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表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地解决办法。
-
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下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理念。
彭老师正在给小学五年级学生上阅读课。忽然,有学生兴奋地喊起来:“好大的一只乌
啊!”学生们一下子都把目光转向窗外,好奇地问:“在哪儿啊?”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窗外的那只大鸟。彭老师灵机一动,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问:“在那里呢?在哪里!”彭老师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扰,飞走了。学生们快怏地回到座位,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只乌啊?”“因为很少见。”“它长得很大。”“它长着银灰色的羽毛,很美丽……”孩子们争先恐后,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兴趣盎然了。下课铃响了,彭老师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晚上的抄写作业取消了,回家以后每人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们看到的那只大鸟,并把自己看鸟的心情写进去。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查查相关的资料,明天在课上我们一起交流。”
-
“活到老学到老”。
-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
如何理解学生的基本属性?
-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
简述教育研究的分类。
-
如何制定班规?
-
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有哪些?
-
展会有校级和班级之分,校级晨会包括 ( )
- A.升旗仪式和专题讲话
- B.专题讲话和少先队广播
- C.升旗仪式和晨间谈话
- D.晨间谈话和少先队广播
-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 )
- A.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 B.组织好班级家长集体
- C.落实学校管理目标
- D.做好班级常规管理
-
班级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班级是一个 ( )
- A.学习性组织
- B.正式组织
- C.非成人组织
- D.非正式组织
-
“感人心者,莫切乎声”是指 ( )
- A.环境暗示
- B.班风暗示
- C.言语暗示
- D.形体语言暗示
-
教师要通过激励来扩大学生的“闪光点”,淡化学生的缺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里包含的激励原则是 ( )
- A.弱化原则
- B.强化原则
- C.发展性原则
- D.针对性原则
-
好奇心属于 ( )
- A.道德感
- B.美感
- C.理智感
- D.心境
-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这是的显著特点。( )
- A.动物学习
- B.广义的学习
- C.人类学习
- D.学生学习
-
情感的种类繁多,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可将其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 )
- A.理智感
- B.道德感
- C.责任感
- D.美感
-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
- A.能力
- B.气质
- C.性格
- D.兴趣
-
我国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为 ( )
- A.教育部、省、市县三级管理
- B.国家、地方和学区三级管理
- C.地区、县市和学校三级管理
- D.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 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
高中生应具有男女平等的异性观,建立文明道德的异性关系,摈弃各种庸俗偏颇的性观念。这属于( )
- A.性生理和心理知识
- B.性道德观
- C.性实用观
- D.性责任感
-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 A.行为核对法
- B.日记描述法
- C.轶事记录法
- D.连续记录法
-
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 )
- 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
- 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
- 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
- D.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
-
按存在期限划分,可以将学校组织分成 ( )
- A.决策组织与执行组织
- B.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 C.学习组织与学术组织
- D.固定性组织与临时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