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2. 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4. 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5. 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6. 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7. 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8. 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

  9.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10. 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11. 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12. 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13. 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14. 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15. 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16.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17. 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为典型。

  18. 杜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教师中心理论。

  19. 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20. 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22. 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23.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24. 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25. 思维越灵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出越多的合理假设。

  26. 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

  27. 教学中应用首尾时间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整理材料之类的事。

  28. 备课就是备教材。

  29. 教材就是教科书。

  30. 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31. 学习是导致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唯一因素。

  32. 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33. 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