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预测试卷(10)
-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本性”孤僻、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问题:结合所给材料,论述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教师个性品质的特殊要求。
 - 
				
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于痛苦的转折,在这一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可能会出现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
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写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 
				
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谨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问题:(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2)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B.“杨花落尽子规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时节的景象
 - C.节气反映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过程
 - D.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
 
 - 
				
《诗经》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别?( )
- A.风
 - B.赋
 - C.雅
 - D.颂
 
 - 
				
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
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
- A.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
 - B.误用联想意义
 - C.用字太俗滥
 - 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 
				
( )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
- A.《宪法》
 - B.《教育法》
 - C.《教师法》
 - D.《义务教育法》
 
 -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
- A.8
 - B.10
 - C.12
 - D.14
 
 - 
				
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
- A.持志养气
 - B.立志乐道
 - C.克己内省
 - D.改过迁善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告诉我们( )。
- A.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或喜或悲
 - B.不能因为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 C.不能因为自己的物质条件好坏而或喜或悲
 - D.不能因为自己强于别人或不如别人而或喜或悲
 
 - 
				
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
- A.1986年
 - B.1982年
 - C.2006年
 - D.1990年
 
 - 
				
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 )。
- A.爱岗敬业
 - B.教书育人
 - C.为人师表
 - D.关爱学生
 
 -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医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医的“四诊法”是扁鹊所总结得出的
 - B.“五禽戏”是华佗模仿狮、鹿、熊、猿、鹤5种动物所创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 C.“医圣”是指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 D.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 
				
寓言的三大发源地分别是( )。
- A.德国、印度、中国
 - B.古希腊、印度、英国
 - C.古希腊、印度、中国
 - D.古希腊、中国、阿拉伯
 
 - 
				
1937年11月至l941年12月,上海这段时间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 )。
- A.“孤岛文学”
 - B.国统区文学
 - C.沦陷区文学
 - D.红色文学
 
 -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 A.14周岁
 - B.14周岁以上不满l6周岁
 - C.16周岁以上不满l7周岁
 - D.18周岁以下
 
 - 
				
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 )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①教育方针②政策③法律法规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 A.学校
 -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我国历史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 )。
- A.秦始皇
 - B.汉高祖
 - C.汉文帝
 - D.汉武帝
 
 -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是( )。
- A.作者所处时代
 - B.图文并茂
 - C.吸收外国科学知识
 - D.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 
				
童话( )塑造了一个永葆童真、拒绝长大的人物形象,因此该童话也被翻译为《永不长大的孩子》。
- A.《长袜子皮皮》
 - B.《骑鹅旅行记》
 - C.《彼得·潘》
 - D.《木偶奇遇记》
 
 - 
				
我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创始者是( )。
- A.屈原
 - B.李白
 - C.王维
 - D.陶渊明
 
 - 
				
由于缺铁.40%到60%的婴儿面临着大脑发育迟缓的威胁.每年大约10万名婴儿在围产期面临死亡的威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专家们提出了铁强化酱油的办法。只要食用“铁酱油”,就能基本改善缺铁的现状。政府接纳了专家的意见,启动了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并采取措施保证“铁酱油”的价格与普通酱油相当。可惜.公益性的营养改善计划无人知晓,铁酱油至今大都在货架上睡觉。
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由于缺铁.我国初生婴儿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B.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无法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大众.并为大众接受
 - C.政府启动“铁酱油”项目前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其做法值得商榷
 - D.食用铁强化酱油不能解决婴儿缺铁的问题
 
 - 
				
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 B.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 C.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 D.社会主义道德观
 
 -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出自哪部作品?( )
- A.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 B.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 C.莫里哀《悭吝人》
 - D.雨果《巴黎圣母院》
 
 - 
				
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 
				
一位老师走上讲台,发现讲台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用仿宋字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怕你呢?”落款是“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生”。对上述行为,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 A.不动声色地正常进行教学活动
 - B.私下与该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 C.在课堂上对该学生进行谴责
 - D.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
 
 - 
				
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A.五年
 - B.一年
 - C.二年
 - D.三年
 
 -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
- A.茅盾
 - B.叶圣陶
 - C.张天翼
 - D.陈伯吹
 
 - 
				
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适,用其所长,各得其宜。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
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 
				
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古代学习、吸收了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是( )。 ①《缀术》 ②唐乐 ③熬糖法 ④班田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第一次将十四行诗体引入中国儿童诗创作领域的作家是( )。
- A.圣野
 - B.金波
 - C.高洪波
 - D.徐鲁
 
 -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 )的概括。
- A.教育对象
 - B.教育目的
 - C.教育作用
 - D.教育任务
 
 - 
				
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 )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 A.学习
 - B.交往
 - C.思考
 - D.实践
 
 - 
				
古诗《鹅》可供儿童吟咏,其作者是( )。
- A.蒲松龄
 - B.李汝珍
 - C.施耐庵
 - D.骆宾王
 
 - 
				
1957年10月。( )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 A.美国
 - B.前苏联
 - C.中国
 - D.欧共体
 
 -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 =
- A.骑马
 - B.杂技
 - C.驾车
 - D.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