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专家预测试题(6)
-
以“师爱”、“师德”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2)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4)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
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被老师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说得对还是老师说得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爱提问了。问题:请根据“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
-
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学校,发生了一件事。一年级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在第一节课上,女老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卫生。老师的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给格里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老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感到抬不起头来。这种反常的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女老师所教的算术和阅读课,格里沙都学得很差,女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丝毫没有察觉。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他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结果,格里沙的数学和阅读只得了“2分”。格里沙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流着泪向母亲倾诉了自己全部的痛苦。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在了解事实真相后,同意将格里沙调到其他班级。后来,就是这个被女老师认为学习不好的格里沙,到五、六年级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才能。问题: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
某中学初三年级班主任刘刚,一天在上课时发现一女学生烫了头发而且抹了很浓的化妆品,便责令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该学生没有服从,刘刚就把她的书包扔到走廊里,并说:“今天你别上课了,你什么时候把头发剪掉。什么时候再来上学。”致使该生两天没来上课。教师刘刚的做法对吗?请结合教育法规予以分析。
-
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的是( )。
- A.基因工程技术
- B.人类基因组计划
- C.细胞工程
- D.基因技术
-
十堰:武当山。请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 A.宜昌:神农架
- B.咸宁:九宫山
- C.襄阳:古隆中
- D.黄陂:木兰山
-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 A.全社会
- B.学校
- C.家庭
- D.教师
-
赵树理(1906——1970年)。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北方的农村生活,表现新旧交替时代中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和新旧思想的斗争,在结构上吸收了传统小说、评书的特点,语言通俗生动,幽默有趣,给人以轻松之感。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二黑结婚》,中篇( ),长篇《李家庄的变迁》。
- A.《李有才板话》
- B.《骆驼祥子》
- C.《断魂枪》
- D.《白杨礼赞》
-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别人;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包括他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他如何值得你信赖呢?由此可以推出( )。
- A.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
- B.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被任何人信赖
- C.他充分了解你,所以他值得你信赖
- D.充分了解自己,就可以获得许多人的信赖
-
科学家发现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发现可能会解答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即每过一年,一天要延长0.5秒,据此预测,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 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解答”,最准确的是( )。
- A.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延长
- B.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缩短
- C.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 D.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
近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和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工程。其中,投资额为千亿元级的四大工程是( )。
- A.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 B.月球探测二期、西部路网、阳江核电站、北京地铁新线
- C.西气东输二线、京沪高铁、核电工程、南水北调
- D.田湾核电站、人造卫星发射、上海磁悬浮铁路、城际轨道交通
-
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
- A.归纳
- B.分析
- C.演绎
- D.综合
-
当前,一些城市( )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 )对百姓的服务功能;一些城市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急于建设华而不实的新城;城市形象( )求新、求大、求洋;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许多并未达到使用寿命的建筑纷纷倒地。这种城市化建设中“贵族化”倾向必须( )。 依次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陶醉、轻视、过分、警觉
- B.倾向、漠视、注重、遏止
- C.热衷、忽视、过度、警惕
- D.致力、注重、极度、警醒
-
被称为“雨巷诗人”的现代派诗人是( )
- A.徐志摩
- B.戴望舒
- C.胡适
- D.闻一多
-
( )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 A.爱国守法
- B.爱岗敬业
- C.教书育人
- D.关心集体
-
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亚非美欧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属同一大洲的是( )。
- A.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卫
- B.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帕特农神庙
- C.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
- D.飞鸟集、高老头、源氏物语
-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 )五类,称为五礼。
- A.吉、凶、军、宾、嘉
- B.温、良、恭、俭、让
- C.恭、宽、信、敏、惠
- D.天、地、君、亲、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A.准公务员
- B.专业人员
- C.知识分子
- D.国家干部
-
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学校应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是( )。
- A.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
- B.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
- C.政治表现、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和工作绩效
- D.思想作风、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育人业绩
-
( )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 A.人的全面发展
- B.教师专业发展
- C.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 D.以人为本
-
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所作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这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
- D.“突然,从海底传来一声轰响,右前方的海面上冲起几十米高的水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面上。”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
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
- A.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C.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 D.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
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
- A.9月1日
-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 C.9月10日
-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
下列名言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管子》
- B.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子》
-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
- 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
当体育界、工业界和其他领域中的一些领导者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一种高度的( )意识时,一个社会还是应该更好地为那些即将成为领导者的年轻人灌输一种( )的意识。 填人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竞争、合作
- B.大局、协作
- C.协作、分工
- D.危机、团队
-
很多人都打过篮球,知道打篮球与踢足球相比,投进一个球比踢进一个球要容易得多。这跟篮球架的高度有关。如果把篮球架做成两层楼那样高,要进球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反过来讲,假如篮球架只有普通人那么高,进球更容易了,我们还会去玩它吗?就是因为篮球架有一个适当的高度,我们跳一跳就够得着,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 这个事例提醒我们( )。
- A.制定一个奋斗目标,是成功的前提
- B.真正伟大的目标,一定是面对未来的
- C.目标高度合适,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 D.一步步完成小目标,最终可以完成大目标
-
下列班主任的做法中,违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是( )。
- A.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 B.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 C.组织本班学生自行制定和实施班规,负责收缴学生违规罚款,决定班费开支
- D.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
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 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
-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规定的是( )。
- A.学习教育的新理念,主动改变育人模式
- B.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C.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参
- D.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苟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 )、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
- B.坚忍不拔
- C.按部就班
- D.一丝不苟
-
“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是( )。
- A.比较
- B.分析
- C.分类
- D.综合
-
从羊皮纸、竹筒到纸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从摩尔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 A.文化的进步包含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 B.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新的潜力变得无穷
- C.科技创新大大推进了文化创新的进程
- D.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
-
“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 )。
-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C.《史记》、《论语》、《诗经》、《汉书》
- 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