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考前专家预测试卷(6)
-
以“教师的幸福”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2)观点鲜明,语言通顺,文章富有逻辑效果。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幼儿教师曾有这样的体会:“过去手工课,我总是让全班幼儿按我的示范要求统一做。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喊不会做的幼儿身上,帮了这个帮那个,忙的什么也没仔细看。后来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的小肌肉入手,发现幼儿的差异很大。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我将全班幼儿平分为5等,布置任务时,按幼儿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总之,哪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心中有数了。”
请从素质教育观的角度分析幼儿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4分)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使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问题:结合幼儿全面发展教育,分析以上现象。(14分)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妈妈,王老师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一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张图没画好,王老师课也不上了,向我们大发脾气。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问题: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谈谈你对案例中教师的看法。(14分)
-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 )。
- A.秦朝
- B.汉朝
- C.隋朝
- D.唐朝
-
1957年10月,( )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 A.美国
- B.苏联
- C.中国
- D.欧共体
-
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 B.互补性
- C.顺序性
- D.差异性
-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的原则是( )。
-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 C.教育与惩罚并重
- D.开除学籍
-
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
- A.特殊岗位补助
- B.生活补助
-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 D.特殊奉献补助
-
关于科举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宋神宗时期发明并使用糊名考试法
- B.科举考试命题来源于《四书》《五经》,提高了对儒学的研究水平
- C.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墨义,专用《三经新义》取士
- D.科举制是从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发展过来的
-
下面对“扬州八怪”理解有误的是( )。
- A.以金农为首的,一批聚集在扬州的书画家
- B.“扬州八怪”均为扬州人
- C.“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擅画兰竹图
- D.“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最著名的书画流派
-
《高老头》中,高老头对女儿付出了全部感情,最后的结局是( )。
- A.得到女儿的侍奉颐养天年
- B.认清女儿的面目断绝父女关系
- C.被女儿抛弃中风惨死
- D.原谅了女儿重享天伦之乐
-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 )《关于女人》等。
- A.《寄小读者》
- B.《狂人日记》
- C.《寒灰集》
- D.《亲爱的丈夫》
-
“哪有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这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
- A.SAP
- B.SEP
- C.SIP
- D.SOP
-
小宇上课时经常插话,老师生气地说:“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老师的做法( )。
- A.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
- B.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 C.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 D.正确,应该加强课堂管理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 )。
- A.学生的发展性
- B.学生的独特性
- C.学生的主体性
- D.学生的自主性
-
某班有位同学做好事没留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 )做了好事。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实施时间是( )。
- A.1989年8月20日
- B.1989年9月11日
- C.1990年1月1日
- D.1996年6月1日
-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A.义务教育
- B.中等教育
- C.职业教育
- D.高等教育
-
吴老师觉得自己已经教了十几年书了,不用学什么多媒体教学。你认为吴老师的观点( )。
- A.对,多媒体教学不能滥用
- B.不对,教师应专注自身学习,有利于升职
- C.不对,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D.对,吴老师用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不必用多媒体
-
“五四”文学革命给之后的文学发展带来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打破了封建旧文学垄断文坛的局面,宣告了现代文学的诞生;文学作品中出现民主主义思想和朦胧的社会主义倾向;伴随着文学内容的大革新,文学的语言形式获得了大解放。白话在这个时期逐步得到推广,取得文学语言的正宗地位,促进了文学与大众的靠近;文学主张、文学观念表现出“为人生”“表现人生”的主张,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想逐渐取得优势;对外国文学的大量介绍、吸收和借鉴,使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迅速有了“共同语言”。因此这一时期新诗的倡导者们要以( )人诗。
- A.散文
- B.文言
- C.才学
- D.白话
-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 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
“并非所有律师都是精通法律的”与“所有律师都不是精通法律的”这两个命题之间具有( )。
- A.反对关系
- B.差等关系
- C.矛盾关系
- D.下反对关系
-
下列不属于教师义务的是( )。
-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 B.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 C.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要求人们做到( )。
- A.知足、寡欲、抱朴、弃智
- B.知足、抱朴、无名、自然
- C.自然、知足、无名、寡欲
- D.自然、无名、抱朴、弃智
-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 A.高于
- B.接近
- C.不低于或者高于
- D.同等于
-
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是( )。
- A.潘金莲
- B.杜十娘
- C.赵五娘
- D.杜丽娘
-
中国历史上首次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
- A.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 B.黄巾起义
- C.黄巢起义
- D.太平天国运动
-
宋代豪放词派的两位代表词人是苏轼和( )。
- A.李清照
- B.欧阳修
- C.辛弃疾
- D.柳永
-
《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
- A.保护学生权益
- B.保护教师权益
- C.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 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法》规定的一项救济制度,以下不属于该项制度特点的是( )。
- A.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
- B.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
- C.是一项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 D.是一项民事的申诉制度
-
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下列不属于其基本特征的是( )。
-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 B.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
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
-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