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考前专家预测试卷(3)
-
请围绕“教师的使命”,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李老师是一名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园新教师,负责教孩子们的数学、绘画等课程。一段时间后,有些家长向幼儿园反映,小李老师不关爱孩子,看到孩子在生活上需要帮助时,总是避开。园长了解情况后,找小李老师谈话。小李老师说,我是老师,不是保育员,那些是保育员做的事情。
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小李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14分)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①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②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_,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③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④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⑤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⑥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原来竹子洒过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⑦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⑧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惊艳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⑨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拂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铮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⑩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才知道,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
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呜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竞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原文有改动)
(1)阅读第①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分)
(2)第⑥段中加点的“双重的组合”指什么?(2分)
(3)文章叙述了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其间作者心情波澜起伏。请简要写出作者心理变化的四个过程。(4分)
(4)依照第⑩段划线句,用“人能……,但永远……”的句式仿写句子。(2分)
(5)文章最后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 A.素质教育
- B.基础教育
- C.应试教育
- D.课程教育
-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 )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 A.《人间喜剧》
- B.《玩偶之家》
- C.《复活》
- D.《老人与海》
-
某幼儿园里,一名幼儿因为做不出老师教的题目,被老师在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大笨蛋”。这个孩子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那个孩子真笨,这个题目我都连续讲了四遍,他还是不会。我是尽力了,他总是比别的孩子慢几拍,估计是头脑发育迟缓。”
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分析该教师的行为。(14分)
-
在后新时期文学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人物一一( ),他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关于他的争议几乎持续了十年之久,参与争议者上至大学教授,下至中学生、专业研究者和初级网民,人数之众、波及面之广,都创下当代文化之记录。该作家一向以善于调侃、玩世不恭、没有正经、嬉皮笑脸著称,因此获得了“痞子文人、痞子作家”等否定性称谓,他的文学也被称为“痞子文学”。
- A.王蒙
- B.陈忠实
- C.莫言
- D.王朔
-
《儿童权利公约》提倡的四项原则不包括( )。
- 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 C.无歧视原则
- D.尊重家长观点原则
-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 A.为人师表
- B.爱岗敬业
- C.终身学习
- D.热爱学生
-
“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一命题是( )。
- A.全称肯定命题
- B.特称肯定命题
- C.全称否定命题
- D.特称否定命题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提出,发展学前教育要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的办园体制。
- A.公办民办并举
- B.公办为主民办为辅
- C.公办为辅民办为主
- D.公办
-
所有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所有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H是穿白衣服的人。基于以上事实,下列判断中必为真的是( )。
- A.H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 B.H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 C.H不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 D.H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
《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 )、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 A.工作态度
- B.工作热情
- C.工作效率
- D.工作质量
-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证明是( )。
- A.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
- B.元谋人化石的发现
- C.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
- D.石峡遗址的发现
-
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两餐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小时。
- A.2
- B.3
- C.3.5
- D.2.5
-
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
- A.参与民主管理权
- B.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 C.教育教学权
- D.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 A.全社会
- B.学校
- C.家庭
- D.教师
-
专门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的相关理念、细则、标准作全面阐述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B.《幼儿园工作规程》
- 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D.《儿童权利公约》
-
《教师法》适用于( )。
-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
- B.中小学学生管理
-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
- A.人身自由权
- B.人格尊严权
- C.身心健康权
- D.隐私权
-
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 )的具体实践。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 D.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关于国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画自古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
- B.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风图》《御龙图》是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 C.元四家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和文征明
- D.郑板桥的代表作有《兰石图》《竹石图》
-
创立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 A.门捷列夫
- B.波义耳
- C.居里夫人
- D.波尔
-
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
-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哪一组作品是拟人体童话?( )
- A.《皇帝的新装》《王牌肥皂》《神笔马良》
- B.《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尾巴》《稻草人》
- C.《小蝌蚪找妈妈》《古代英雄的石像》《七色花》
- D.《小溪流的歌》《洋葱头历险记》《丑小鸭》
-
( )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 A.解析几何与微积分
- B.牛顿力学体系
- C.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
- D.广义相对论
-
殷老师特别喜欢学习,不仅上班的时候积极听老教师的课,而且在业余时间自修研究新课程,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她虽然很年轻,但是已经连续三年当选教学能手了。这体现了殷老师( )。
- A.有终身学习理念
- B.专注自身学习,将来能考研究生
- C.关爱学生
- D.志存高远,乐于奉献
-
尽管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何老师( )。
- A.教学水平高超
- B.学科知识丰富
- C.身体素质良好
- D.职业心理健康
-
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管理学生权
- B.教育教学权
- C.科研活动权
- D.参加进修权
-
“推人及物,推己及人”属于下列哪种思维推理方式?( )
- A.归纳推理
- B.演绎推理
- C.类比推理
- D.引申推理
-
朱老师因为一位学生没有给其送礼物,对该同学不闻不问,导致该同学从原来的开朗、活泼变得内向、木讷起来。朱老师的行为( )。
- A.不影响正常教学即可
- B.这是朱老师的自由
- C.不对,朱老师的行为违反了廉洁奉公、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 D.不对,朱老师的行为违反了爱岗敬业、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