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模考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一个14个月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时,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又摇头又摆手,说:“xi,xi。”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尽力喊:“xi,xi。”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

    (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 对小班幼儿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最喜欢的话题,爱家爱父母也是“爱心教育”的基础。为此,请设计一个“我爱我家”的活动方案。

  3.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4. 分析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5. 谈谈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6. 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两类方式。

  7. 学前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8. 为什么说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9.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10.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1. (  )是目前我国家园合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 A.开放日制度
    • B.家长接待日
    • C.家访
    • D.电话联系
  12. 以下对保育工作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保育者的工作是帮助教师做好一些教学辅助工作
    • B.保育者的工作是搞好卫生
    • C.保育者的工作是保证在园儿童吃好、穿好
    • D.“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
  13. 对于一岁半以后的儿童,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

    • A.不倒翁,拨浪鼓
    • B.手工、绘画材料
    • C.色彩鲜明的小球
    • D.用手穿的大木珠
  14. (  )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严令禁止的,是根本不允许在幼儿园以及各级教育机构使用的。

    • A.自然后果的惩罚
    • B.剥夺性惩罚
    • C.社会性惩罚
    • D.生理性惩罚
  15. 国家对幼儿的体质十分重视,并采取“优选法”等具体措施,这是(  )的特点。

    • A.古希伯来幼儿教育
    • B.古埃及幼儿教育
    • C.古代印度幼儿教育
    • D.古希腊幼儿教育
  16. 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是(  )。

    • A.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 B.对幼儿身心安全和卫生的维护
    • C.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
    • D.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17. (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 A.儿童的需要
    • B.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
    • C.儿童的激情
    • D.儿童的能力
  18. 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是新生儿的(  )。

    • A.怀抱反射
    • B.抓握反射
    • C.觅食反射
    • D.吸吮反射
  19. 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

    • A.模仿性强
    • B.喜欢交往
    • C.好奇好问
    • D.活泼好动
  20. 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是(  )。

    • A.1岁半左右
    • B.2岁左右
    • C.2岁半左右
    • D.3岁左右
  21. 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

    • A.张汉良
    • B.张之洞
    • C.张宗麟
    • D.张雪门
  2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学前阶段是人的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而对智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遗传素质
    • B.环境
    • C.胎教
    • D.父母文化程度
  23. (  )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 A.游戏
    • B.劳动
    • C.交往
    • D.学习
  24. (  )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

    •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
    • 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
    • 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
    • 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
  25. 从儿童听觉发展看,新生儿听觉特点是(  )。

    • A.没有听觉
    • B.听觉个别差异小
    • C.听觉个别差异大
    • D.听觉没有差异
  26. 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 A.形象记忆
    • B.运动记忆
    • C.情绪记忆
    • D.语词逻辑记忆
  27.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  )为核心。

    • A.需要
    • B.动机
    • C.理想
    • D.自我意识
  28. 林老师发现新接的班上有几个小朋友坚持性比较差,于是她给这几个孩子一个光荣的“使命”——在活动中当“哨兵”,负责全班小朋友的“安全”。林老师的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

    • A.角色扮演法
    • B.移情法
    • C.环境体验法
    • D.操练法
  29. 学前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

    • A.动作的概括
    • B.生活情景的概括
    • C.情绪性的概括
    • D.功用性的概括
  30. 不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  )。

    • A.逐渐分化原则
    • B.整合协调原则
    • C.接受学习
    • D.先行组织者策略
  31.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小时。

    • A.1
    • B.1.5
    • C.2
    • D.2.5
  32. .广义的学前时期一般是指(  )。

    • A.O~3岁
    • B.0~6岁
    • C.O~16岁
    • D.0~18岁
  33. 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

    • A.1:15~20
    • B.1:20~25
    • C.1:25~30
    • D.1:30~35
  34. 以下动作最早产生的是(  )。

    • A.坐
    • B.翻身
    • C.爬
    • D.站
  35. 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

    • A.直观概括
    • B.功能概括
    • C.语词概括
    • D.动作概括
  36. (  )的形成,是学前儿童学数的基本心理准备。

    • A.一一对应概念
    • B.守恒概念
    • C.类包含概念
    • D.排序能力
  37.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  )。

    • A.多样性、主动性及独立性原则
    • B.客观性、矛盾性及开放性原则
    • C.客观性、目的性及矛盾性原则
    • D.客观性、矛盾性及发展性原则
  38. 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

    • A.认知与情感
    • B.认知与行为
    • C.情感与意志
    • D.意志与行为
  39. 《幼教无际论》、《从孩提到青年》、《我的童年》等专著的作者是(  )。

    • A.陶行知
    • B.陈鹤琴
    • C.鲁迅
    • D.张雪门
  40. 眼手协调的动作出现在(  )。

    • A.4个月
    • B.5个月
    • C.6个月
    • D.7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