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模考试卷(1)
-
幼儿东东,因打了人,没有拿到小红花,而其他小朋友都拿到了。当天妈妈来接他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要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东东高兴极了。
请用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
围绕“认识自己的牙齿”的主题,为幼儿园大班写一份活动方案。
-
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想象时有如下描述:关于“夏景”
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
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
请结合实际谈谈小班幼儿活动室环境的布置。
-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
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共同主张。
-
简述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
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
学前儿童思维具体形象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简述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
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
- A.0~2岁
- B.2~3岁
- C.3~6岁
- D.5~6岁
-
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在( )。
- A.0~2个月
- B.3~4个月
- C.4~8个月
- D.9~12个月
-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 )。
-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 B.给物数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 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 D.接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
促使儿童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原因在于( )。
- A.思维
- B.语言
- C.表象
- D.需要
-
( )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 A.细心
- B.耐心
- C.爱心
- D.童心
-
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
- A.发展快速期
- B.发展高峰期
- C.发展敏感期
- D.发展潜力期
-
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 )。
- A.诱导
- B.维持
- C.递进
- D.促进
-
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
“在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 A.杜威
- B.福禄贝尔
- C.蒙台梭利
- D.皮亚杰
-
( )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
- A.遗传决定论
- B.相互作用论
- C.二因素论
- D.环境决定论
-
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中,有跃进倾向的年龄是( )。
- A.4岁
- B.5岁
- C.6岁
- D.7岁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 C.最初人王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
在儿童言语发展中,学前儿童掌握词类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名词-动词-形容词
- B.动词-形容词-名词
- C.形容词-动词-名词
- D.名词-形容词-动词
-
幼儿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子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t这种思维方式为( )。
- A.具体形象思维
- B.聚合式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直观行动思维
-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
- A.由笼统到分化
- B.由具体到抽象
- C.由被动到主动
- D.由不齐全到齐全
-
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 )。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物资
- 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努力
-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
- A.注意的稳定性好
- B.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 C.有意后注意占优势地位
- D.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 A.实验法
- B.观察法
- C.调查法
- D.作品分析法
-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
- A.动作概括的形成
- B.直观概括的形成
- C.语词概括的形成
- D.形象概括的形成
-
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
- A.1~3个月
- B.5~6个月
- C.1岁左右
- D.3岁以上
-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 )。
- A.电报句式的
- B.对话式的
- C.复合式的
- D.独白式的
-
教育发展的方向是( )。
- A.全民教育
- B.终身教育
- C.教育民主化
- D.教育现代化
-
在教育史上,( )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 A.裴斯泰洛齐
- B.卢梭
- C.洛克
- D.福禄贝尔
-
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 )方式较好。
- A.相向示范
- B.围观示范
- C.顺向示范
- D.三种结合
-
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
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 )。
- A.父母、老师、同伴和亲戚
- B.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
- C.社区、家庭、幼儿园和大众传媒
- D.遗传、环境、教育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
幼儿期大脑皮质的发展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其( )。
- A.抑制能力较差
- B.抑制能力较强
- C.兴奋能力较差
- D.抑制能力一般
-
幼儿学习兴趣不包括( )。
- A.探究兴趣
- B.反复询问
- C.动手兴趣
- D.创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