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考前预测试卷(1)
-
为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请设计小班语言教育活动“小乌龟旅行记”,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班科学活动:改装工具。
准备:几大盆水;每个幼儿一箩筐材料,包括完好和有洞的桶、瓶、塑料袋、小箩筐、漏斗、漏网等;还包括一组辅助材料,如皮筋、橡皮泥、透明胶、塑料纸、剪刀、线等。
活动开始,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的问题。
幼儿自由结伴四人一组玩水,尝试每一种材料能否装水并分类。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再次探索:为什么有的能装水,有的不能装?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都可以装水,而且不漏水?
启发幼儿利用辅助材料,互相合作改装工具。
展示改装成功的运水工具,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问题:
(1)上述活动中,教师主要完成的智育目标是什么?
(2)教师“教”的方式是什么?幼儿“学”的方式是什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都很用心地在作画、涂色,我来回巡视给个别幼儿辅导,突然张雨轩大声地喊我:“老师,我向李浩然借油画棒,他不借给我!”任凭张雨轩怎么说,李浩然就是不借,牢牢地看着自己的油画棒。这时我上前,问张雨轩:“你的油画棒呢?”她说昨天带回家忘记带来了,我又问李浩然小朋友:“你为什么不愿意借给她油画棒啊?你们坐在一张桌子旁,应该是好朋友啊,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是不是啊?她借用一下就还给你,好不好?”李浩然不看我,低着头说:“我爷爷说我的油画棒不给别人用!”我当时头就有点儿懵,耐心地坐在他旁边和他好好地说:“爷爷这样说是希望你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你想想如果今天你没有带油画棒来画画,你是不是也希望她能借给你用一用呢?老师也记得你上次还借用过别的小朋友的水彩笔呢!有好的东西要懂得和别人分享。”张雨轩在旁边急着说:“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老师对不对?”他这才不情愿地把油画棒借给张雨轩用,而且不准她自己从盒里拿油画棒,张雨轩用完后,很有礼貌地对着李浩然说:“谢谢。”
问题:分析以上材料中李浩然小朋友性格特点的成因,谈谈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
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一个什么特点?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红是个4岁的幼儿,她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她会边搭边说:“这块放哪里呢……”搭完后,她会兴奋地说:“不要动,我下命令,你就去打仗。”
问题:结合幼儿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此进行分析。
-
简述幼儿气质的发展特点。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游戏的定点观察记录
大一班的娃娃家区域里有锅、碗、杯子和勺子。一段时间以来,在这个游戏区域的活动一直比较平淡。这天,在大一班幼儿进行分组游戏时,欣欣和云云跑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拿起杯子和勺子,用勺子在杯子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喊道:“卖豆浆了!卖豆浆了!谁喝热豆浆?”
云云走近她,问道:“你在干什么?”
欣欣回答:“我在熬豆浆呢。”
云云说:“豆浆也不好喝啊?”
欣欣说:“豆浆可有营养了,小朋友都得喝。”
云云说:“你做火锅吧。火锅里有肉还有菜也有营养。”
欣欣说:“好吧,我给你做火锅。”
欣欣于是拿起锅放在炊具台上,一边做一边说:“可是没有菜啊!我去买菜去。”说完就离
开了娃娃家区域。
这时宁宁走过来,看见炊具台上有锅,就问:“这是谁做的菜呀?”
云云回答说:“我们在做火锅呢。”
“哦,那我来拌调料吧。”宁宁高兴地拿起一个小碗拌起了调料。
好一会儿,欣欣都还没回来。云云于是去找她,原来欣欣被理发店的游戏吸引住了。在排队等着理发呢。云云叫上欣欣去找了些蔬菜(绿色的玩具),回来将这些蔬菜倒进了锅里,云云又找来了肉片(红色的纸片)放到锅里,还对两个同伴说:“这是羊肉片,可好吃了。”说着就要捞起来吃。欣欣这时拦住了她,说:“还不行,水还没开呢。”
又过了大约两分钟,宁宁说:“可以吃了,我都闻到香味了。”
于是,三个小朋友就“吃”了起来。小玉和鹏鹏也来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云云和宁宁热情地邀请他俩参加,五个小朋友一起像模像样地涮起了火锅。
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活动情况,写出观察结论。
-
幼儿高级情感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文文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 A.经验性想象
- B.情境性想象
- C.愿望性想象
- D.拟人化想象
-
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不包括( )。
- A.角色游戏区
- B.建构游戏区
- C.表演游戏区
- D.设施活动区
-
在幼儿能力发展中,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的是( )能力。
- A.模仿
- B.认识
- C.特殊
- D.操作
-
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保证( )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
- A.1
- B.2
- C.3
- D.1.5
-
文化历史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 )。
- A.同化
- B.最近发展区
- C.顺应
- D.平衡
-
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
- A.张汉良
- B.张之洞
- C.张宗麟
- D.张雪门
-
从社会内容角度,情感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 A.激情
- B.道德感
- C.理智感
- D.美感
-
有的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智力,被称为早慧的儿童、小天才;而有的人却大器晚成。这表现了( )。
- A.智力发展水平差异
- B.智力类型差异
- C.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 D.智力的性别差异
-
发展适宜性原则有两个方面含义,即年龄适宜性和( )。
- A.群体适宜性
- B.小组适宜性
- C.个体适宜性
- D.社区适宜性
-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是( )。
- A.内隐性和不易察觉性
- B.隐蔽性和简单性
- C.隐蔽性和复杂性
- D.开放性和复杂性
-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受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 )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 A.适应
- B.同化
- C.顺应
- D.平衡化
-
幼儿教育具有( )。
- A.基础性和公益性
- B.基础性和营利性
- C.基础性和潜能开发性
- D.基础性和代表性
-
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称为( )。
- A.教育目的
- B.教学目的
- C.培养目标
- D.教学目标
-
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的水平。
- A.运用材料
- B.建构形式发展
- C.社会性发展
- D.行为发展
-
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
- A.1~2岁
- B.2~4岁
- C.4~5岁
- D.5~6岁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工作进行检查后作出的评价属于( )。
- A.相对性评价
- B.绝对性评价
- C.个体内差异评价
- D.他人评价
-
下列不属于6~12个月婴儿的身体发展特征的是( )。
- A.能够坐、站、趴
- B.出现分离焦虑
- C.能连续清楚地发出一些音节
- D.有抓握反射
-
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
- A.怀抱反射
- B.抓握反射
- C.觅食反射
- D.吸吮反射
-
影响婴幼儿发展的生物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胎内环境和( )。
- A.成熟
- B.疾病
- C.营养
- D.药物
-
新生人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
- A.动机功能
- B.感染功能
- C.信号功能
- D.组织功能
-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A.榜样
- B.强化
- C.父母的惩罚
- D.挫折
-
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即( )、悲哀、愤怒和恐惧。
- A.失望
- B.激动
- C.喜爱
- D.快乐
-
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
- A.内心的表现
- B.直观的表现
- C.艺术性的表现
- D.创造性的自我表现
-
个别化教学的特色在于它是一种( )的过程。
- A.“教学一评价”
- B.“评价一教学”
- C.“自学一指导”
- D.“教学一反思”
-
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幼儿游戏自主性含义?( )
- A.幼儿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
- B.游戏活动体现了幼儿的直接需要
- C.教师可以选择和决定幼儿做什么游戏以及怎样做
- D.游戏中幼儿心理需要不受游戏之外的因素支配
-
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是( )的教育思想。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蒙台梭利
- D.陶行知
-
在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中,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学前儿童的兴趣、经验
- B.教师的爱好
- C.儿童的教育目标
- D.知识的内在联系
-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 )的观点。
- A.环境决定论
- B.遗传决定论
- C.教育万能论
- D.二因素论
-
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
- A.教材顺序
- B.教学计划的安排
- C.幼儿园的要求
-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
主张“生活教育”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
- A.陈鹤琴
- B.张宗麟
- C.张雪门
- D.陶行知
-
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符合( )。
- A.发展适宜性原则
- B.价值性原则
- C.基础性原则
- D.兴趣性原则
-
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时,需要能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
- A.道德感
- B.理智感
- C.心境
- D.美感
-
在综合教育中,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注意倾听
- B.言语专业化
- C.注意中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
主题活动的综合就是把每个阶段的主题综合各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 )、多学科综合和跨学科综合。
- A.超学科综合
- B.单学科综合
- C.个别学科综合
- D.主题学科综合
-
在幼儿的记忆中,( )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 A.形象记忆
- B.动作记忆
- C.情绪记忆
- D.语词记忆
-
( )是进行角色游戏的前提。
- A.准备游戏场地
- B.准备游戏道具
- C.扮演他人的角色
- D.揣摩角色特点
-
( )不属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 A.活泼好动
- B.喜欢交往
- C.好奇好问
- D.稳定性较强
-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
- A.宗教
- B.经济
- C.生产力
- D.政治
-
幼儿恐怖症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 )。
- A.持久的恐怖,有回避行为
- B.明知对自身没有危险的对象却不由自主地产生恐怖且异常强烈
- C.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 D.发作常持续数分钟,醒后完全遗忘
-
( )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 A.独立自主原则
- B.发展适宜性原则
- C.保教结合原则
- D.综合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