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导游资格考试(政策法规)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998年6月,旅游者周某参加国际旅行社组织的九寨沟旅游。该旅游团乘汽车行至松潘县月海子地段时,一些旅游者提出要上厕所,导游人员徐某即与司机商量将旅游车停在一个有厕所的商店门口。导游人员告知厕所在商店后面,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并引导旅游者到厕所的门口,这时走在最后的周某没有直接去厕所,而是绕过厕所门口向左侧的土堆后走去,结果被此地大树下拴着的狗咬伤。为此,周某提出要求旅行社赔偿因医治被狗咬伤的费用及精神损失。请你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导游人员徐某对此事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为什么?

     (2)应当怎样赔偿周某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2. 旅行社组织某公司员工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在前往旅游景点的途中,全陪向旅游者介绍了当地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为了活跃气氛,全陪故意编造了许多并非真实却耸人听闻的故事,旅游者信以为真。当地居民认为旅游者侮辱了他们民族尊严,和旅游者发生了冲突,全陪才感到事态严重,连遵向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地陪道歉,事态最终得到了平息。旅游者结束行程后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问:

     (1)全陪行为是否违规?为什么?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如何处理全陪?

  3. 什么是旅游安全事故?旅游安全事故分为哪四个等级?

  4. 不卑不亢、一视同仁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5. 导游人员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旅游者损害的,旅行社应承担什么样的赔偿责任?

  6. 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范围不包括旅行社的随团导游员。 ( )

    • A.正确
    • B.错误
  7. 国内旅行社办理旅行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最低为:每次事故和每年累计责任赔偿额人民币400万元。( )

    • A.正确
    • B.错误
  8. 旅游团队出境后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确需分团入境的,领队应当及时通知组团社,组团社应当立即向有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或者省级公安边防部门备案。( )

    • A.正确
    • B.错误
  9. 旅行社对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收费;旅行中增加服务项目需加收费用的,可以通知旅游者。( )

    • A.正确
    • B.错误
  10. 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除2分。(  )

    • A.未按规定时间到岗的
    • B.10人以上团队未打接待社社旗的
    • C.未携带正规接待计划的
    • D.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迷信内容的
    • E.接站未出示旅行社标志的
  11. 国内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8万元,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16万元。( )

    • A.正确
    • B.错误
  12. 年审以考评为主,下列关于考评扣分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次扣分达到10分,暂缓通过年审
    • B.累计扣分达到10分,暂缓通过年审
    • C.一次被扣8分,全行业通报
    • D.一次被扣6分,警告批评
    • E.一次被扣4分,要作深刻检讨
  13. 导游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且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

    • A.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的
    • B.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
    • C.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物品的,或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
    • D.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未佩戴导游证的
    • E.导游活动中导游人员仪表、着装不整洁的
  14. 导游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除6分?(  )

    • A.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
    • B.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物品的
    • C.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
    • D.因自身原因漏接漏送或误接误送旅游团的
    • E.讲解中吸烟、吃东西的
  15.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可以概括为(  )。

    • A.力求实现和平统一
    • B.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 C.两种制度并存
    • D.“一国两制”是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 E.采取切实可行政策,积极推动两岸的交流交往
  16. 旅行社应当为旅游者提供符合人身、财物安全需要的服务,对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应当向旅游者做出(  )和(  ),并采取(  )的措施。

    • A.真实的说明
    • B.明确的警示
    • C.防止危害发生
    • D.时刻提醒
    • E.及时忠告
  17. 旅行社组织旅游者旅游,应当与旅游者签订合同。所签合同应就下列哪些内容作出明确的约定?(  )

    • A.旅游行程(包括乘坐交通工具、游览景点、住宿标准、餐饮标准、娱乐标准、购物次数等)安排
    • B.旅游价格
    • C.违约责任
    • D.纠纷解决方式
    • E.导游员的安排
  18. 旅行社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的,处以15天至30天停业整顿,并可以处人民币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许可证。(  )

    • A.非法转让或变相转让许可证
    • B.未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的
    • C.以承包、挂靠或变相承包、挂靠等方式转让部分经营权的
    • D.对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收费,旅行中增加服务项目强行向旅游者收取费用
    • E.超出核定的经营范围开展旅游业务的
  19. 在年检年度内有以下之一的旅行社,暂缓通过业务年检,并由年检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警告、限期改正等处罚?(  )

    • A.未按规定组织管理人员及导游、领队等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或集中培训时数不够规定标准,经理资格证未达到要求的
    • B.未按照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险的
    • C.经济效益不显著的
    • D.有重大投诉尚在调查处理过程中的
    • E.经营过程中有零团费、负团费现象的
  20. 铁路运输合同是明确铁路运输企业与旅客、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关系协议。 (  )是合同或者合同组成部分。

    • A.旅客车票
    • B.行李票
    • C.包裹票
    • D.货物运单
    • E.站台票
  21. 旅行社不得设立(  )。

    • A.办事处
    • B.门市部
    • C.联络处
    • D.分社
    • E.代表处
  22. 旅行社不得向旅游者介绍和提供(  )旅游项目。

    • A.含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内容的
    • B.含有民族、种族、性别歧视内容的
    • C.含有淫秽、迷信、赌博内容的
    • D.少儿不宜的
    • E.含有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的
  23. 旅游投诉者的义务(  )。

    • A.在接到通知当日起30天内作出书面答复
    • B.协助旅游投诉管理机关调查核实旅游
    • C.提供证据,不能隐瞒妨碍工作
    • D.确有过错,并损害游客利益的,应主动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E.争取与投诉者和解
  24. 旅行社同其设立的分社应当实行(  ),旅行社设立的分社,应当接受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的监督管理。

    • A.统一管理
    • B.统一财务
    • C.统一招待
    • D.统一接待
    • E.统一收费
  25. 我国《合同法》规定,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

    •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 B.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 C.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 E.乘人之危
  26. 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  )。

    • A.民事责任
    • B.行政责任
    • C.刑事责任
    • D.财产责任
    • E.经济责任
  27.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科学地揭示了法的真正本质,它认为法是(  )。

    • A.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B.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 C.以国家意志呈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 D.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E.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8. 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具体包括(  )。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 D.全体华侨和侨胞
    • E.全体华人
  29. 《旅游投诉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向旅游投诉管理机关请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投诉时效期间为(  )。

    • A.30天
    • B.60天
    • C.90天
    • D.180天
  30.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 A.坚持改革开放
    • B.马克思列宁主义
    •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毛泽东思想
    • E.邓小平理论
  31. 食品的保质期限应当从(  )

    • A.完成食品检验之日
    • B.产品加工结束之日
    • C.生产厂家发货之日
    • D.销售单位收货之日
  32. 旅馆对旅客遗留的物品,经招领(  )后无人认领的,要登记造册,送当地公安机关按拾遗物品处理。

    • A.3个月
    • B.2个月
    • C.半年
    • D.4个月
  33. 旅游者李某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支付了旅游服务费200元,由于旅行社提供的服务被认定为欺诈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旅行社应向旅游者提供赔偿( )。

    • A.200元
    • B.300元
    • C.400元
    • D.500元
  34. 石家庄市居民郑某应聘到上海市软件公司短期工作,他欲报名参加当地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他应当向(  )市、县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出境证件。

    • A.组团旅行社所在地
    • B.出境所在地
    • C.户口所在地
    • D.公司所在地
  35. 依照《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对旅客自带行李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  )。

    • A.600元
    • B.70(1元
    • C.800元
    • D.900元
  36. 某国旅游者R先生在华旅游期间因年迈而自然死亡。按有关规定,一般不需做尸体解剖,若死者家属或(  )要求解剖,我方可同意,但必须有他们签字的书面请求。

    • A.与死者有特殊关系的朋友
    • B.死者生前工作单位
    • C.死者生前的投保公司
    • D.死者所属国驻华使馆、领馆
  37.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所称的导游人员,是指依照该条例规定(  ),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 A.取得导游资格证书
    • B.取得导游证
    • C.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
    • D.在旅游服务公司登记
  38.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未佩戴导游证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的,处 500元以下的罚款。

    • A.情节严重
    • B.长期不改
    • C.拒不改正
    • D.态度恶劣
  39. 根据《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规定,国内旅行社每次事故和累积责任赔偿限额为人民币(  )

    • A.8万元
    • B.16万元
    • C.200万元
    • D.400万元
  40. 苏州市某旅行社欲聘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王某临时从事导游活动。按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应(  )。

    • A.由王某向苏州市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 B.由王某向江苏省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 C.由该旅行社向苏州市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 D.由该旅行社向江苏省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41. 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合同不符,造成了旅游者的经济损失,旅行社应退还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的差额,并赔偿(  )。

    • A.差额的两倍
    • B.同额违约金
    • C.10%的违约金
    • D.20%的违约金
  42. 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同其设立的分社应当实行(  )统一。

    • A.人事、财务、组团、导游
    • B.管理、财务、导游、线路
    • C.财务、招徕、接待、线路
    • D.管理、财务、招徕、接待
  43. 甲旅行社由于航空公司不能提供机票而对旅游者造成违约,(  )应当向旅游者承担违约责任。

    • A.甲旅行社
    • B.航空公司
    • C.甲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 D.甲旅行社或乙旅行社
  44. 国际旅行社增加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者,需增交质量保证金(  )人民币。

    • A.10万
    • B.30万
    • C.60万
    • D.100万
  45.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经(  )认定,该项民事行为便可变更或者撤销。

    • A.工商行政部门
    • B.消费者协会
    • C.人民法院
    • D.仲裁机构
  46.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 A.全民所有制
    • B.多种所有制
    •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47.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希望和他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  )。

    • A.要约
    • B.完全同意提议
    • C.承诺
    • D.要约邀请
  48.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 A.人民民主专政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爱国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