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卷练习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谈谈新闻工作者三贴近和三深人的关系。

  2. “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3. 媒体进行产业经营必然影响新闻公正。

  4. 广播电视节目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杜绝批评报道。

  5. 简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6.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采用“情景再现”。请根据广播电视新闻理念和职业道德准则,辨析这一观点的对错,并阐述理由。

  7. 简述怎样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8. 简述文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

  9.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0.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B.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自己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C.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D.代理人根据需要,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E.代理人根据需要,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1. 简述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核心问题?

  12.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要意义包括()。

    • A.“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 B.“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 C.“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D.“一国两制”构想促使海峡两岸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 E.“一国两制”构想为促进两岸和谐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13. 电视的传播符号包括声音符号和视觉符号,其中,视觉符号又包括()。等具体形式。

    • A.字幕
    • B.示意图和图表
    • C.照片与图片
    • D.图像
  14. 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北欧神话是()。

    • A.《埃达》
    • B.《伊里亚特》
    • C.《尼伯龙根之歌》
    • D.《巨人传》
    • E.《俄狄浦斯王》
  15. 电视频道播出境外电视节目的数量要求()。

    • A.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二十五
    • B.各电视频道除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外,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中播出时间的百分之十五
    • C.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五十
    • D.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八十
    • E.各电视频道除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外,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中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五十
  16.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

    • A.随着社会总资本的增长,可变资本数量绝对减少
    • B.随着社会总资本的增长,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减少
    • C.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些部门绝对减少,相对过剩人口产生
    • D.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和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增加
    • E.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17. 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方式包括()。

    • A.协商
    • B.制裁
    • C.调解
    • D.仲裁
    • E.商议
  18. 新闻报道应该坚持的原则包括()。

    • A.准确
    • B.客观
    • C.全面
    • D.公正
  19. 孟浩然的代表作包括()。

    • A.《过故人庄》
    • B.《少年行》
    • C.《耶溪泛舟》
    • D.《春晓》
    • E.《登幽州台歌》
  20. 某电视台某知名主持人代言某饮料品牌。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 B.《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 C.《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11月9日修订)
    • D.《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21. 货币的本质是:()。

    • A.体现商品的价值
    • B.一般等价物
    • C.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 D.体现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22. 全国新闻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全面客观原则
    • B.百家争鸣原则
    • C.公平公正原则
    • D.党性原则
  23. 人人都有麦克风是对()这一媒介出现后的描述。

    • A.广播
    • B.电视
    • C.新闻网站
    • D.社会化媒体
  24. 与报纸受众相比,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受众的选择权是不完全的,其原因在于()。

    • A.广播电视是具象传播
    • B.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
    • C.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
    • D.广播电视是现代传播
  25. 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带头实践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做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 A.道德品行
    • B.专业业务
    • C.思想方法
    • D.思想道德
  26.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罪的是()。

    • A.以营利为目的
    •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等作品
    • C.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 D.犯罪主体包括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27. [2018年大纲新增]喉舌一论是说明报刊或其他新闻媒介作用的比喻,主要是指报刊是党、政府、人民或读者的耳日喉舌,既起着沟通信息的作用,又发挥检测环境的功能,同时还能引导舆论。这一形象性提法来自西方。早在19世纪初,资产阶级报人都纷纷以国民的耳目喉舌自居。马克思也认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在我国,最早提出喉舌观的是( )。

    • A.陈独秀
    • B.李大钊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28. 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是()。

    • A.及时又公开
    • B.公开而未必及时
    • C.及时而未必公开
    • D.未必公开也未必及时
  29.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的著名播音员是()

    • A.张颂
    • B.丁一岚
    • C.夏青
    • D.齐越
  30. 人类社会产生新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客观世界的变动
    • B.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 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 D.人类交流新情巧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