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广播电视业务)模拟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下列新闻,写一则约600字的电视新闻评论。

    高考考生家长收到11封大学录取通知书

    如今高考录取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上线的考生们都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但居住在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南隅路的高考生小林就遇到了一件奇怪事:从8月初至昨天为止,他的爸爸竟然连续收到了11封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令人啼笑皆非。

    小林是今年新会一中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他的高考成绩入本科A线,早就收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正规录取通知书。

    不过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他和家人身上,.从8月初开始,陆续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他家里。

    “大概在8月初开始到如今,共收到11封,我完全没报过这些学校的,而且都没有联系过。”小林说,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录取通知书上写的竟然是他爸爸林先生的名字,“觉得很奇怪和惊讶,为什么爸爸都一把年纪了,这些学校还把他当做学生来招收?估计是这些学校从其他渠道获悉我的资料后,把爸爸与我的资料混乱了,错把爸爸当考生。”

    记者发现,这些发出录取通知书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位于粤西地区的,基本上都是中专、职业技术之类的社会民办学校,与正规大学相去甚远,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提出各种各样令人心动的优惠条件,像一张录取通知书上写着“享受用人单位补助的各种优惠政策”;另外一张还附带着劳动合同;还有一张表示要向林先生提供2500元的奖学金,毕业后岗位工资在2800元至12000元不等,还可享受户口迁移和集团分房政策……

    很明显,这些录取通知书都是冒牌的,“而且还有什么助学金,天上哪会掉下这么大的焰饼啊?担忧资料泄露出去搞出很多麻烦事来。”小林不无担心地说。

  2. 将以下材料改写为一篇广播消息稿,350字左右。(15分)

    国际金融危机后,敢为天下先的珠三角民企老板“厌旧贪新”,纷纷拋弃陶瓷、纺织、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迷恋上光伏、风能、电子信息等低碳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珠三角民企投资低碳产业的资金已超百亿元,投资额首次超过传统产业。

    省经信委有关人士认为,在产业结构调整时大潮下,珠三角民企又一次走在市场前面,成为广东低碳经济的“先锋”力量。

    昨天,广东昭信集团董事长梁凤仪一见到记者就高兴地说,他们自主研制的半导体照明芯片设备即将投产。梁凤仪曾是佛山有名的鞋业大王,金融危机一来,一双鞋赚不到一元钱。一气之下,梁凤仪把鞋厂关了,改行搞LED照明。没想到,一年赚了几千万,成了LED大王。

    记者走马珠三角发现,像梁凤仪这样“厌旧贪新”的民企老板不胜枚举。佛山南庄陶瓷第一人关润尧一年之内关闭属下11家陶瓷厂,发展全省最大的环保商品城;南海“塑料罐大王”罗意自急流勇退,转行当了风力发电的“行业干将”;东莞“机电大王”沈剑山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商。

    这些昔日“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家,谈起低碳产业滔滔不绝。他们最青睐的是半导体照明、OLED、太阳能等行业,仅佛山,规模以上光电企业超过250家,总产值200多亿元。

    投资低碳产业,珠三角民企老板毫不手软,项目动辄过亿元,如三水的薄膜太阳能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顺德的彩虹OLED项目,前期投入就达5000万元。

    在民企的冲锋陷阵下,广东低碳产业迅猛发展。粗略估算,目前广东低碳产业总产值约6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工业增加值1250亿元,占全省的8.2%。

    最近,省经信委制定了一份《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把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四大低碳新兴领域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点。

    省经信委一位负责人说,预计未来5到10年,低碳新兴产业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广东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 根据新闻线索列出采访对象和采访目的,以及三种不同报道角度。

    新闻线索:根据工信部要求,从2013年9月1日起,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包含无线上网卡等入网时,必须进行实名制登记,无线上网卡首次被纳入实名范围。

  4. 请指出下面这段话的用语错误,并阐释理由。

    七月流火的日子,热的小狗浑身都是汗,顾不上给它洗澡,我忙着打开电视,看一场足球赛的现场直播。上半场,中国队踢的还行,郝海东梅开二度,进了两球。没想到,下半场对手进了四球,中国队还是输了,中国队没后劲,整个队实力、体力都差,比赛总是差强人意,看了叫人生气。

  5. 电视新闻栏目中的字幕一般有哪些基本形态()。

    • A.主导型字幕
    • B.表达型字幕
    • C.独立型字幕
    • D.转译型字幕
  6. 广播新闻编辑中声音合成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

    • A.待机
    • B.切换
    • C.混播
    • D.淡入淡出
  7. 电视新闻编辑中转场的技巧有()。

    • A.特写转场
    • B.对位转场
    • C.特技转场
    • D.声音转场
  8. 由主持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演播室受众直接参与、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生活中群众关心及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或争鸣的广播电视评论形式是()。

    • A.对话式谈话评论
    • B.讨论式谈话评论
    • C.嘉宾参与式评论
    • D.漫谈式谈话节目
  9.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他们要同时担任不同的角色()。

    • A.新闻传播的一个符号
    • B.现场引导者
    • C.传播者
    • D.调查者
  10. 广播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分为()两种。

    • A.广播和窄播
    • B.录播和直播
    • C.录播和现场直播
    • D.直播和演播室直播
  11. 在合成广播节目的声音时,音量由小变大,取代前一种声音,再由大变小而没,让位于后一种声音,这种衔接方法被称为()。

    • A.混播
    • B.闪回
    • C.叠化
    • D.淡入淡出
  12. 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的特点是()。

    • A.采用叙述、描写等方式
    • B.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
    • C.追求客观、中立与平衡
    • D.主要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
  13. 一般来说,()是评论论点的首要要求。

    • A.论点明了
    • B.观点正确
    • C.论点新鲜独到
    • D.论点集中
  14. 直接式导语要求()。

    • A.采用气氛值染、解释、设问等手法
    • B.直接陈述新闻事实,语言平实自然
    • C.通过讲故事吸引受众
    • D.以情景感染受众
  15. 在广播电视新闻釆访中,脱机釆访更多地承担()的收集任务。

    • A.背景信息
    • B.关键信息
    • C.当事人信息
    • D.外围信息
  16. 在进行新闻类节目的音像编辑时,顺应受众注意力的变化,顺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提高传播效果,就是遵循()。

    • A.逻辑性原则
    • B.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
    • C.兴趣原则
    • D.目的性原则
  17.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的结构是()。

    • A.描述式
    • B.插叙式
    • C.倒金字塔式
    • D.设问式
  18. 深度报道更多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弄清新闻的()上面。

    • A.何时、何地
    • B.何人、何事
    • C.何因、怎样
    • D.何时、何人
  19.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的景别是(),常与中景联用,借以表现人物的主次关系。

    • A.全景
    • B.近景
    • C.特写
    • D.中景
  20. 两种声音同时播出、分出主次叠放在一起的声音处理方式叫()。

    • A.切换
    • B.淡入淡出
    • C.叠音
    • D.混播
  21.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发表无形的意见。

    • A.描写故事
    • B.采访谈话
    • C.叙述事实
    • D.开门见山
  22. ()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收视的作用。

    • A.标题
    • B.肩题
    • C.导语
    • D.主体
  23. 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就是(),它有助于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

    • A.用典型事实说话
    • B.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 C.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 D.借用同期声说话
  24. 以下关于电视解说词的阐述,不准确的是()。

    • A.解说词不能独立于事件之外
    • B.解说词可以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 C.解说词应该为“看”而写,为“听”而写
    • D.解说词具有独立性,应独立成文
  25. 电视现场报道与直播报道不同的是()。

    • A.现场报道允许出镜记者出错后重新拍摄,而直播不行
    • B.现场报道要求连线报道而直播不需要
    • C.直播报道要有演播馆的配合,现场报道不需要
    • D.现场报道只要有现场就可以,而直播则需要有时效性
  26. 广播新闻中,简明新闻、快讯、短讯等,一般()。

    • A.要拟简单明了的标题
    • B.不拟标题
    • C.标题不能像报刊标题那样复杂
    • D.利用图像、音乐组成片头
  27. 在电视会议报道中,人物往往以()画面呈现,该景别因此又被称为“肖像景别”。

    • A.全景
    • B.中景
    • C.近景
    • D.特写
  28. 在电视画面编辑中,把几个主体内容类似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以渲染气氛、强调情节的组接方式是()。

    • A.积累
    • B.平行
    • C.交叉
    • D.颠倒
  29. “德甲联赛第二轮比赛前,天空体育台女记者杰西卡戴着一个头盔出现在赛场。她为何要这般打扮?事情缘由是她在上轮联赛有过被‘爆头’的惨痛经历”。这则导语属于()。

    • A.直接式导语
    • B.延缓式导语
    • C.概括式导语
    • D.悬念式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