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测试专项强化练习(1)
-
关于时间知觉,正确的说法是( )。
- A.视觉比触觉估计时间的准确度高
- B.听觉比触觉估计时间准确度高
- C.生物钟是人们估计时间的重要依据
- D.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时间知觉
-
意志的品质有( )
- A.自觉性
- B.目的性
- C.坚韧性
- D.自制性
-
关于色盲,正确的说法是( )。
- A.色盲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 B.女性色盲比男性色盲多
- C.色盲患者一般也能“辨认”颜色
- D.男性色盲比女性色盲多
-
以下正确的说法包括( )
- A.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是一样的
- B.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原因
- C.交往的需要属于获得性需要
- D.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
脑干包括( )。
- A.丘脑
- B.延脑
- C.桥脑
- D.中脑
-
神经元具有( )的功能。
- A.接受刺激
- B.传递信息
- C.放大信息
- D.缩小信息
-
心理过程包括( )
- A.意志过程
- B.认知过程
- C.行为过程
- D.情感过程
-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 )
- 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
- B.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
- C.不能有内在的联系
- 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
( )属于人格的倾向性
- A.需要
- B.气质
- C.动机
- D.性格
-
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有(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双重趋避式冲突
-
想象是( )
- A.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 B.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 C.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 D.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
需要( )
-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应
- 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D.是顺利有效地完全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
( )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
- A.识记
- B.记忆
- C.再认
- D.回忆
-
痛觉是( )
- A.外部感觉
- B.内部感觉
- C.最易适应的感觉
- D.最难适应的感觉
-
遗忘的进程通常是( )
- A.先慢后快
- B.先快后慢
- C.倒U形曲线
- D.U形曲线
-
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 )的标准
- A.记忆的过程
- B.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
- C.思维过程
- D.三个记忆系统
-
大脑皮层中角回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 )
- A.失读症
- B.表达性失语症
- C.失写症
- D.接受性失语症
-
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叫( )
- A.运动知觉
- B.时间知觉
- C.似动知觉
- D.方位知觉
-
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 )
- A.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 B.前干扰和后干扰
- 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倒摄抑制
- D.远干扰和近干扰
-
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 )的材料记得好
- A.开头
- B.中间
- C.后边
- D.两头
-
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 )阶段。
- A.知觉
- B.思维萌芽
- C.思维
- D.意识
-
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 A.锥体细胞
- B.双极细胞
- C.杆体细胞
- D.水平细胞
-
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物体当做对象,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 )。
- A.整体性
- B.选择性
- C.理解性
- D.恒常性
-
位于中央窝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是( )。
- A.双极细胞
- B.边缘细胞
- C.杆体细胞
- D.椎体细胞
-
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
- A.运动知觉
- B.时间知觉
- C.似动知觉
- D.方位知觉
-
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灯影,这是( )。
- A.正后象
- B.互补现象
- C.负后象
- D.彩色对比
-
支配内脏器官的是( )系统。
- A.植物神经
- B.运动神经
- C.中间神经
- D.感觉神经
-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 )。
- A.恒常性
- B.整体性
- C.选择性
- D.理解性
-
脑的最古老部位是( )。
- A.小脑
- B.间脑
- C.大脑
- D.脑干
-
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 )赫兹的声波。
- A.200~20000
- B.1000~4000
- C.16~20000
- D.1000~5000
-
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 )。
- A.视觉
- B.听觉
- C.嗅觉
- D.味觉
-
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 )现象。
- A.感觉适应
- B.感觉对比
- C.感觉后像
- D.联觉
-
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 )。
- A.感受器
- B.神经系统
- C.反射弧
- D.神经细胞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色觉有缺陷的人一般不能说出物体的颜色
- B.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饱和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
- C.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原因造成的
- D.红绿色盲的人看不见光谱上的黄和蓝
-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
- A.额叶
- B.颞叶
- C.枕叶
- D.顶叶
-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
- A.额叶
- B.颞叶
- C.枕叶
- D.顶叶
-
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 A.选择性
- B.恒常性
- C.理解性
- D.整体性
-
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
- A.机能主义心理学
- B.格式塔心理学
- C.行为主义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说
-
在觉醒状态下的知觉被称为( )
- A.意识
- B.注意
- C.认识
- D.知觉
-
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 )。
- A.下丘脑
- B.脑干
- C.上丘脑
- D.小脑
-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
- A.机能主义心理学
- B.构造主义心理学
- C.人本主义心理学
- D.行为主义心理学
-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 )。
- A.小脑(保持身体平衡)
- B.脑干网状结构
- C.丘脑(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 D.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活动)
-
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动摇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分配
-
人格成分中不包括( )
- A.情绪过程
- B.气质
- C.性格
- D.能力
-
性格的静态特征不包括( )
- A.态度特征
- B.情绪特征
- C.意志特征
- D.内容
-
生物节律的周期是( )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1周
- D.1个月
-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W·詹姆斯
- B.H·艾宾浩斯
- C.W·冯特
- D.S·弗洛伊德
-
( )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 A.概念
- B.思维
- C.语言
- D.言语
-
婴儿通过情绪反应与成人交流,以便得到成人的抚爱,这是情绪和情感的( )
- A.适应功能
- B.动机功能
- C.组织功能
- D.信号功能
-
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 A.迁移
- B.定势
- C.态度
- D.动机
-
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 ).
- A.语言记忆
- B.意义记忆
- C.语义记忆
- D.内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