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可将个人特质分为( )。

    • A.首要特质
    • B.共同特质
    • C.中心特质
    • D.次要特质
  2. 注意的种类包括( )。

    • A.无意注意
    • B.有意注意
    • C.随意注意
    • D.有意后注意
  3.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直观性和行动性
    • B.间接性和概括性
    • C.思维的狭隘性
    • D.预见性和计划性
  4. 对于边缘状态的咨询者,咨询师应当( )。

    • A.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 B.只有咨询师来治疗
    • C.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 D.给予恰当的心理治疗
  5. 提出社会学习论的人是( )。

    • A.华生
    • B.班杜拉
    • C.斯金纳
    • D.沃尔特斯
  6. 根据行为是否从众,以及行为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可将从众大致分为( )。

    • A.真从众
    • B.权宜从众
    • C.假从众
    • D.反从众
  7. 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 )。

    • A.测验本身的分析
    • B.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 C.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 D.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8. 婴儿主要的动作发展包括( )。

    • A.手的抓握动作
    • B.独立行走
    • C.头部动作
    • D.躯干的伸缩
  9. 关于韦伯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 A.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B.差别阈限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 C.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 D.公式为:△I/I=K
  10. 使婴儿的感知觉研究得以很大突破的研究范式包括( )。

    • A.习惯化范式
    • B.个案研究范式
    • C.视崖范式
    • D.优先注视范式
  11. 以下方法属于行为治疗的有( )。

    • A.系统脱敏法
    • B.厌恶疗法
    • C.自我惩罚法
    • D.自信心训练
  12. 根据思维的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 )。

    • A.动作思维
    • B.语言思维
    • C.形象思维
    • D.抽象思维
  13. 咨询师应持有的正确观点和态度有( )。

    • A.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 B.中立性的态度
    • C.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的观点
    • D.实用主义的观点
  14. 童年期儿童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 B.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 C.意义记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D.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15. 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 )。

    • A.复杂性
    • B.个体性
    • C.直接性
    • D.情感性
  16. 对于区分度取值范围-1~+1描述正确的是( )。

    • A.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无法区分被试间能力的差异
    • B.项目得分和实际能力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则区分度为负值
    • C.项目得分和实际能力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则区分度为正值
    • D.相关系数越大,区分度越低
  17. 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

    • A.角色期待
    • B.角色领悟
    • C.角色转换
    • D.角色实践
  18. 难度和区分度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中等难度的项目区分度高,但不需要考虑项目的内在相关
    • B.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 C.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
    • D.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19. 边缘状态临床特点( )。

    • A.有明显的幻觉、妄想
    • B.超出临床心理学范围
    • C.需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病学家会诊
    • D.不能纳入精神病诊断标准
  20. 影响态度转变的主要因素包括( )。

    • A.时间长短
    • B.信息倾向性
    • C.情境
    • D.传递者的威信
  21. 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

    • A.条件反射的抑制
    • B.扩散和集中
    • C.相互诱导
    • D.动力定型
  22. 下列属于行为主义的观点的是( )。

    • A.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 B.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 C.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 D.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
  23. 系列位置效应包括( )。

    • A.前抑制
    • B.前摄抑制
    • C.中间抑制
    • D.倒摄抑制
  24. 除整体性外,人格的特性还包括( )。

    • A.独特性
    • B.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C.稳定性
    • D.功能性
  25. 以下关于抱负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 B.抱负水平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 C.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与其成就动机强弱无关
    • D.个体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有关
  26. 意志的品质包括( )。

    • A.自觉性
    • B.果断性
    • C.坚韧性
    • D.自制性
  27. “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 )。

    • A.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
    • B.判断是否与心理应激相关
    • C.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
    • D.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28. 记忆的过程包括( )。

    • A.识记
    • B.保持
    • C.加工
    • D.再现
  29.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包括的观点有( )。

    • A.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 B.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 C.心理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 D.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30. 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是( )。

    • A.命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等比量表
  31. 以下属于幼儿游戏的特点的是( )。

    • A.要有现实的替代物
    • B.具有想象的特点
    • C.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
    • D.具有概括性质
  32. 以下关于短时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量有限
    • B.容量为5~9个项目
    • C.语言文字多为听觉编码
    • D.其中的信息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33. 关于“注意减弱”,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 B.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
    • C.多见于智力障碍群
    • D.多见于意识障碍
  34. 下列属于确诊的神经症性障碍的是( )。

    • A.疑病症患者
    • B.可疑神经症患者
    • C.人格障碍患者
    • D.恐怖症患者
  35. 由于他人在场会对利他行为造成的影响包括( )。

    • A.导致去个性化,降低利他行为
    • B.导致责任分散,降低利他行为
    • C.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
    • D.如果出现助人行为榜样,就可能增加利他行为
  36. 关于效度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的符合程度
    • B.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 C.效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 D.效度除受随机误差的影响,还受系统误差的影响
  37. 侵犯由( )构成。

    • A.伤害行为
    • B.他人诱导
    • C.侵犯动机
    • D.社会评价
  38.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著作是( )。

    • A.罗斯的《社会心理学》
    • B.墨菲夫妇的《实验社会心理学》
    • C.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
    • D.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39.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

    • A.硬抵抗
    • B.软抵抗
    • C.非抵抗
    • D.反抗的迁移
  40. 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转变的理论,称为( )。

    • A.三阶段论
    • B.平衡理论
    • C.社会交换论
    • D.认知失调论
  41. 关于情感脆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情绪调节障碍
    • B.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情绪容易引起波动
    • C.经常出现者属于病态
    • D.常见于神经衰弱
  42. 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这是( )记忆发展的特点。

    • A.青春期
    • B.青年期
    • C.中年期
    • D.老年期
  43. 效度的评估方法不包括( )。

    • A.相关法
    • B.区分法
    • C.失误法
    • D.命中率法
  44. 某38岁女性患者,近半年来无原因的焦虑紧张、不安害怕、提心吊胆、过分担忧,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肌肉紧张等症状,主动求医。这时应考虑她患的是( )。

    • A.焦虑症
    • B.惊恐症
    • C.强迫症
    • D.情感脆弱
  45. 按角色的功能分类,企业家和商人属于( )。

    • A.功利型角色
    • B.表现型角色
    • C.先赋角色
    • D.成就角色
  46. 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研究,以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这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式称( )。

    • A.横断研究
    • B.纵向研究
    • C.追踪研究
    • D.个案研究
  47. 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逢人就述说自己遭遇的行为,可推断其处在( )。

    • A.初始期
    • B.惊吓期
    • C.恢复期
    • D.康复阶段
  48. 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 )起病。

    • A.2~3个月
    • B.1个月内
    • C.超过6个月
    • D.不超过1年
  49. 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为( )。

    • A.公众距离
    • B.社交距离
    • C.个人距离
    • D.亲密距离
  50. 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 )模型。

    • A.P—O—X
    • B.TIRO
    • C.B=f(P,E)
    • D.ABC
  51. 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环境,并随其进行顺应性改变的能力,称( )。

    • A.环境适应能力
    • B.受暗示性
    • C.周期节律性
    • D.社会交往能力
  52. 一般来说,去个性化会( )人的侵犯行为。

    • A.减少
    • B.增加
    • C.保持
    • D.无关
  53. “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这属于以下哪种爱情形式( )。

    • A.浪漫式
    • B.游戏式
    • C.占有式
    • D.实用式
  54. 角色扮演过程不包括的要素是( )。

    • A.角色期待
    • B.角色领悟
    • C.角色实践
    • D.角色补偿
  55. 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个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受( )的影响。

    • A.随机误差
    • B.恒定误差
    • C.系统误差
    • D.效度
  56. 关于“痴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综合征
    • B.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
    • C.常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
    • D.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
  57. 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 )。

    • A.远离平均数的两端被视为“异常”
    • B.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获得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 C.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呈常态分布
    • D.位于平均值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
  58. 根据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的比例关系是( )。

    • A.正比
    • B.反比
    • C.常数
    • D.一对一
  59. 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称( )。

    • A.迁移
    • B.抑制
    • C.定势
    • D.原型启发
  60. 行为主义的先驱人物是( )。

    • A.巴甫洛夫和华生
    • B.巴甫洛夫和桑代克
    • C.华生和斯金纳
    • D.华生和班杜拉
  61. 自我的动力成分是( )。

    • A.主我
    • B.客我
    • C.镜我
    • D.他我
  62. 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称为( )。

    • A.知觉
    • B.表象
    • C.注意
    • D.思维
  63. 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

    • A.先天遗传
    • B.早期习得
    • C.后天经验
    • D.动作
  64. 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称( )。

    • A.发散思维
    • B.再造思维
    • C.创造性思维
    • D.抽象思维
  65.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 )。

    • A.感觉适应
    • B.感觉后象
    • C.感觉对比
    • D.联觉
  66. 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 A.精神运动性兴奋
    • B.语词新作
    • C.情绪高涨
    • D.思维奔逸
  67. 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发育的腺体是( )。

    • A.垂体腺
    • B.肾上腺
    • C.甲状腺
    • D.性腺
  68. 关于情感淡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对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 B.表情比较呆板
    • C.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
    • D.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
  69. 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们总是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知觉特性称( )。

    • A.整体性
    • B.选择性
    • C.恒常性
    • D.理解性
  70. 斯蒂文斯将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 )种水平。

    • A.2
    • B.3
    • C.4
    • D.5
  7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条件反射。

    • A.第一信号系统
    • B.言语
    • C.第二信号系统
    • D.都不属于
  72. 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著作是( )。

    • A.《一个婴儿的传略》
    • B.《儿童心理》
    • C.《青少年心理学》
    • D.《儿童心理之研究》
  73. “神经症”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 A.强迫症
    • B.神经衰弱
    • C.易性癖
    • D.躯体形式障碍
  74. ( )是从事性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原则。

    • A.性生理教育与性法制教育以及性心理教育的统一
    • B.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以及性法制教育的统一
    • C.性医学教育与性道德以及性心理教育的统一
    • D.性知识教育与性生理以及性技术教育的统一
  75. 更年期的一般年龄是( )岁左右。

    • A.35
    • B.40
    • C.45 
    • D.50
  76. 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是( )。

    • A.单眼线索
    • B.明暗与阴影
    • C.运动视差
    • D.双眼视差
  77. 将大脑两半球连接起来的部位是( )。

    • A.脑干
    • B.延脑
    • C.脑于网状结构
    • D.胼胝体
  78. 关于强迫性思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强迫性穷思竭虑
    • B.强迫性对立观念
    • C.强迫性意向
    • D.强迫性疑虑
  79. 侵犯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 A.麦克利兰
    • B.洛伦茨
    • C.多拉德
    • D.班杜拉
  80.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吉布森
    • B.皮亚杰
    • C.班杜拉
    • D.乔姆斯基
  81. “选择性模仿”是属于( )言语发展理论里的概念。

    • A.后天学习理论
    • B.先天成熟理论
    • C.强化说
    • D.认知理论
  82.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是属于( )阶段。

    • A.自发性微笑
    • B.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 C.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 D.非随意性微笑
  83. 虚构属于( )。

    • A.记忆障碍
    • B.智能障碍
    • C.思维形式障碍
    • D.思维内容障碍
  84. “妄想”是指( )。

    •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此观念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片面而偏激的
    • C.是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
    • D.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障碍
  85. 归因的控制点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海德
    • B.凯利
    • C.罗特
    • D.麦克阿瑟
  86. 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 )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 A.题目
    • B.原测验
    • C.两半测验
    • D.分测验和题目之间
  87.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即是( )。

    • A.社会知觉
    • B.态度
    • C.图式
    • D.印象
  88. 下列不是应激源的是( )。

    • A.焦虑
    • B.心理刺激
    • C.疾病
    • D.人际关系紧张
  89. 性问题按严重程度从严重到轻微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性行为失调、性行为障碍和性行为变态
    • B.性行为失调、性行为变态和性行为障碍
    • C.性行为变态、性行为失调和性行为障碍
    • D.性行为变态、性行为障碍和性行为失调
  90. 对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称( )。

    • A.感觉适应
    • B.感觉后象
    • C.感觉对比
    • D.联觉
  91.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 )相关的精神障碍。

    • A.社会事件
    • B.心理因素
    • C.生理因素
    • D.饮食习惯
  92. 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是( )。

    • A.艾滋
    • B.社交焦虑
    • C.倦怠
    • D.压力
  93. 将智力活动分为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产品三个维量的心理学家是( )。

    • A.斯皮尔曼
    • B.塞斯顿
    • C.吉尔福特
    • D.伊扎德
  94.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

    • A.感觉
    • B.知觉
    • C.感知
    • D.反应性
  95. 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 B.以一种动物为实验对象,并与其他动物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 C.通过人的行为功能实验,推论动物的心理现象
    • D.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与思维的关系
  96. 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见的注意障碍有注意减弱、注意狭窄
    • B.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 C.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 D.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
  97. 个体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在( )。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童年期
    • D.青春期
  98. 听觉器官正常,却不能分辨语言,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力,这是( )受损所致。

    • A.视觉性言语中枢
    • B.威尔尼克中枢
    • C.书写性言语中枢
    • D.布洛卡中枢
  99.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 A.巴甫洛夫和华生
    • B.桑代克和托尔曼
    • C.斯金纳和班杜拉
    • D.桑代克和华生
  100. 大脑又称为( )。

    • A.端脑
    • B.脑干
    • C.间脑
    • D.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