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预测试卷(3)
-
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 )。
- A.视觉复述策略
- B.特征定位策略
- C.意义加工策略
- D.复述策略
-
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包括( )。
- A.具体形象性
- B.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 C.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 D.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主要包括( )。
- A.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 B.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 C.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 D.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规律有( )。
- A.从无意到有意
- B.从部分到整体
- C.从小到大
- D.从上到下
-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的三种信息是( )。
- A.特异性信息
- B.突发性信息
- C.一致性信息
- D.共同性信息
-
以下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是( )。
- A.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 B.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
- C.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 D.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 A.社会动机
- B.社会行为
- C.社会意识
- D.社会态度
-
下列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的是( )。
- A.日记法
- B.观察法
- C.实验法
- D.调查法
-
下列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A.个体的习得行为
- B.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 C.人际合作与竞争
- D.群体决策行为
-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
- B.从动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 C.心理健康状态可随时发生破坏
- D.心理平衡状态的破坏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心理健康状态就被破坏了
-
以下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语言是心理现象
- B.言语是心理现象
- C.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 D.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包括( )。
- A.人本主义
- B.机能主义
- C.认知主义
- D.格式塔学派
-
影响效度的因素有( )。
- A.测验本身的因素
- B.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
- C.样本团体的性质
- D.效标的性质
-
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
- B.情绪代表感情的反映过程
- C.和情绪相比,情感更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 D.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
-
被试本身的变化,会给测验分数带来影响,这些表现在( )。
- A.被试的不专心
- B.应试技巧与练习效应
- C.应试动机与测验焦虑因素
- D.反应定势
-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 )等阶段。
- A.前道德判断阶段
- B.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 C.自我道德判断阶段
- D.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
以下关于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 B.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 C.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
- D.注意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
以下关于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梦发生在快速眼动阶段
- B.梦具有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 C.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 D.做梦会妨碍人的休息
-
在塔尔德的《模仿律》中,提出了三个模仿律,分别是( )。
- A.先快后慢律
- B.下降律
- C.几何级数律
- D.先内后外律
-
斯蒂文斯将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的水平是( )。
- A.命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等比量表
-
以下关于瞬时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编码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
- B.记忆容量很大
- C.保留时间很短
- D.在斯波林的实验中容量有7个以上项目
-
信度用( )指标来表示。
- A.区分度
- B.信度系数
- C.信度指数
- D.测量标准误
-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可分为( )。
- A.反射
- B.兴奋
- C.反应
- D.抑制
-
下列关于心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心理是脑的机能
- B.无脊椎动物已经开始有了知觉
- C.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 D.心理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
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 B.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
-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全部异常的
- 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
-
在编制选择题时,需要注意的是( )。
- A.提问明确简要
- B.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C.用词选词一致
- D.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
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
- A.经典条件反射
- B.工具条件反射
- C.现代条件反射
- D.操作条件反射
-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 )。
- A.心理健康的人
- B.心理不健康的人
- C.心理正常的人
- D.心理异常的人
-
梦的特点包括( )。
- A.不连续性
- B.生动性
- C.认知的不确定性
- D.不协调性
-
根据测验的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可分为( )。
- A.同时效度
- B.构想效度
- C.预测效度
- D.内容效度
-
青春期选择朋友的标准包括( )。
- A.志趣相同
- B.性格相近
- C.距离邻近
- D.能相互理解
-
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分为( )两种。
- A.协调性
- B.不协调性
- C.先天性
- D.后天性
-
测验的项目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定性分析包括考虑( )。
- A.题目难度
- B.内容效度
- C.题目区分度
- D.题目编写的有效性
-
常模类型有( )。
- A.发展顺序量表
- B.智力年龄
- C.年级当量
- D.百分等级
-
社会促进的效应包括( )。
- A.结伴效应
- B.模仿效应
- C.观众效应
- D.从众效应
-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的具体表现有( )。
- A.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 B.青春期躁动
- C.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 D.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
关于防御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所产生的
- B.正常人也会使用防御机制
- C.是为了抵御来自他人的负性评价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 D.是自我的一种功能,用来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精神分裂症慢性阶段特征性症状是( )。
- A.思维内容障碍
- B.思维贫乏
- C.情感淡漠
- D.意向缺乏
-
心理门诊中最常使用的几类心理测验包括( )。
- A.智力测验
- B.人格测验
- C.人事测验
- D.心理评定量表
-
关于“注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注意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
- B.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有重要意义
- C.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
- D.智能活动也需要注意的参与
-
20世纪60年代,做了“割裂脑”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
- A.罗杰斯
- B.斯佩里
- C.布洛卡
- D.威尔尼克
-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青春期的思维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是( )。
- A.人格结构
- B.心理动力
- C.心理结构
- D.心理发展
-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nm。
- A.280~580
- B.380~780
- C.480~780
- D.360~760
-
想获得一个目标,但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称(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双重趋避式冲突
-
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称( )。
- A.分析
- B.概念形成
- C.问题解决
- D.迁移-
-
下列属于精神分析心理结构观点的是( )。
- A.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 B.生物、心理和社会
- C.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
- D.本我、自我和超我
-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称( )。
- A.需要
- B.动机
- C.意识
- D.注意
-
挫折一侵犯学说最初是由( )等人提出的。
- A.凯利
- B.麦克利兰
- C.多拉德
- D.海德
-
根据麦克阿瑟对凯利的三维理论的验证,对于高特异性、低共同性和低一致性的信息,大部分个体会将其归因于( )。
- A.刺激客体
- B.行为主体
- C.情境
- D.其他
-
道德相对论是指皮亚杰道德发展三阶段论中的( )。
- A.前道德判断阶段
- B.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 C.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 D.习俗阶段
-
暴露技术一般用于治疗( )。
- A.饮食障碍
- B.惊恐障碍
- C.抑郁障碍
- D.焦虑障碍
-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或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预期。所以认知是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一种( )。
- A.客观意识状态
- B.主观意识状态
- C.心理意识状态
- D.心理功能状态
-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称( )。
- A.注意的变换
- B.注意的转移
- C.注意的分配
- D.注意的分散
-
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是( )。
- A.脑干
- B.脊髓
- C.脑
- D.植物神经
-
亲合起源于( )。
- A.社会性
- B.学习
- C.依恋
- D.本能
-
某66岁患者,患脑动脉硬化,近年来经常把人看错或者以前发生的事情说成是现在发生的事。此症状是( )。
- A.记忆减退
- B.错构
- C.虚构
- D.妄想
-
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这是( )受损所致。
- A.视觉性言语中枢
- B.威尔尼克中枢
- C.书写性言语中枢
- D.布洛卡中枢
-
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划破了,进而发明了锯子,这反映了问题解决中( )影响因素。
- A.迁移的作用
- B.原型启发的作用
- C.系列位置效应
- D.定势的作用
-
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的心理学家是( )。
- A.阿希
- B.扎荣克
- C.塔尔德
- D.特里普里特
-
最早使用智龄的概念是在( )。
- A.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B.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 C.CRT
- D.比内一西蒙量表
-
病人突然感到脑中不自主地涌现出大量杂乱的、毫无意义的、不现实的想法,丝毫不能自己控制,这种表现是( )。
- A.强迫思维
- B.强制性思维
- C.物理影响妄想
- D.幻觉
-
关于“强迫观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某一固定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想法是患者知道没有必要,并力图加以摆脱,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
-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 C.它是一种在无意识中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 D.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
使用参与观察法,主要需注意的是( )。
- A.客观公正
- B.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
- C.密切互动关系
- D.避免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互动关系的负面影响
-
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称( )。
- A.动机
- B.性格
- C.能力
- D.气质
-
重测信度又称( )。
- A.等值性系数
- B.分半系数
- C.稳定性系数
- D.同质性系数
-
智力测验不包括( )。
- A.WAIS-RC
- B.SPM
- C.CRT
- D.MMPI
-
用于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的是( )。
- A.晶体
- B.杆体细胞
- C.视网膜
- D.锥体细胞
-
当测验用于选拔或者诊断时,如果录取率是20%,那么题目的难度最好是( )。
- A.80%
- B.60%
- C.40%
- D.20%
-
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主要是在( )。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童年期
- D.青春期
-
脑的最古老的部位是( )。
- A.脑干
- B.间脑
- C.小脑
- D.端脑
-
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称( )。
- A.潜意识
- B.无意注意
- C.无意想象
- D.无意识
-
在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这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式称( )。
- A.横断研究
- B.纵向研究
- C.追踪研究
- D.个案研究
-
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确有联系,但前者一般不会有( )。
- A.僵硬刻板的担忧
- B.强迫思维及刻板的仪式化行为
- C.过分关注细节
- D.过分谨小慎微
-
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关键不包括( )。
- A.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 B.有无明显躯体反应
- C.有无个体自身社会功能不完善
- D.有无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 )。
- A.感受性
- B.感觉阈限
- C.感觉误差
- D.最小可觉差
-
与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是( )。
- A.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 B.墨守成规和执拗
- C.任性和怯懦
- D.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被称为( )。
- A.习惯化
- B.去习惯化
- C.刺激偏爱
- D.优先注视
-
继时性压力是指( )。
- A.同一时间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
- B.经历某种不足以使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
- C.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
- D.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
-
人际关系深度的“探测器”是( )。
- A.交往频次
- B.人际距离
- C.自我暴露水平
- D.他人评价
-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6、7岁~11、12岁的儿童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 )。
- A.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 B.个体的心理差异
- C.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 D.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伦理原则,其主要目的是( )。
- A.有道德可接受性
- B.避免对被试心身健康造成损害
- C.保护被试
- D.求得被试理解
-
下列精神分析有关心理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
- B.意识是由外在世界中的种种文化内容构成的
- C.潜意识是介于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一部分
- D.无意识中的内容不是被动的、僵死的,而是极其活跃并随时都企图得到满足
-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障碍”含义的是( )。
-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 B.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 C.一般伴有人格障碍
- D.内容充分泛化
-
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的心理学家是( )。
- A.詹姆斯
- B.坎农
- C.沙赫特
- D.伊扎德
-
儿童的认识能力不再因为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如形状、方向、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能够达到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本质不变性,这被称为思维的( )。
- A.概括性
- B.守恒
- C.可逆性
- D.补偿关系认知
-
在对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过程中,不能把分数( ),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
- A.绝对化
- B.神化
- C.相对化
- D.稳定化
-
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心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求助者负责;二是对( )负责;三是对职业负责。
- A.社会
- B.自己
- C.求助者所付的费用
- D.求助者家属
-
优势反应强化说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现象时认为( )。
- A.弱势反应易于表现,而优势反应易被抑制
- B.强化反应易于表现,而竞争反应易被抑制
- C.竞争反应易于表现,而强化反应易被抑制
- D.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易被抑制
-
我国心理咨询工作未来的发展包括职业化、普及化和( )。
- A.国际化
- B.市场化
- C.与精神病学融合
- D.独立化
-
除了( )外,其他各项均为生物性压力源。
- A.躯体创伤
- B.噪声
- C.歪曲的认知结构
- D.饥饿
-
带有典型的环境论观点的学派是( )。
- A.构造主义学派
- B.行为主义学派
- C.格式塔学派
- D.机能主义学派
-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 )。
- A.精神分析理论
- B.行为主义
- C.人本主义理论
- D.格式塔理论
-
符号互动论的研究对象是( )。
- A.个体行为中的表达规则
- B.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
- C.人类互动过程中的表达规则
- D.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
在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 )。
- A.按照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 B.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事
- C.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 D.与自我要求一致
-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称为( )。
- A.知觉
- B.表象
- C.记忆
- D.回忆
-
强迫性行为不包括( )。
- A.强迫性表象
- B.强迫性检查
- C.强迫性计数
- D.强迫性洗涤
-
机体内部节律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称( )。
- A.时间差
- B.生命钟
- C.差异化
- D.生物钟
-
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称( )。
- A.瞬时记忆
- B.工作记忆
- C.短时记忆
- D.长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