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预测试卷(2)
-
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体育活动方案。
-
试述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
试述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的含义及心理表象。
-
简要说明应该如何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
某园小班学生参加P外活动,教师讲完有关安全事项后,幼儿开始活动,这时一名幼儿突然放声大哭,原来木马上的螺丝松了,幼儿摔在地上,导致小腿骨折,后送往医院,医疗费花了5000元。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相关规定,分析事件中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是谁?为什么?
-
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
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不包括( )。
- A.适当减少对孩子的生活料理
- B.提高对孩子的学习要求
- C.教一些小学的读、写、算知识
- D.加强对孩子的读、写、算方面的准备
-
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 B.强化
-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D.社会技能的发展
-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不包括( )。
- A.经济功能
- B.社会功能
- C.文化功能
- D.家庭功能
-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
下列关于制订学前儿童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 B.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 C.制订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 D.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
-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 )岁。
- A.0—1.5
- B.1.5—3
- C.3—6、7
- D.6—12
-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 A.《大教学论》
- B.《教育漫话》
- C.《爱弥儿》
- D.《普通教育学》
-
树上有一个很大的鸟窝。爸爸说:“上面肯定有蛋。”3岁半的顺顺很认真地接道:“是不是鸟鸡蛋?”这表明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 )的特征。
- A.缺乏有意性
- B.情绪性
- C.直觉行动性
- D.表面性
-
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 )的表现。
- A.情绪冲动性
- B.情绪易变性
- C.情绪两极性
- D.情绪感染性
-
“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 )影响。
- A.记忆
- B.知觉
- C.注意
- D.表象
-
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
- A.成熟
- B.生长
- C.遗传
- D.发育
-
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有( )。
- A.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 B.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精神
- C.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习惯
- D.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
下列教育形式属于狭义的教育的是( )。
- A.家庭教育
- B.社会教育
- C.学校教育
- D.自我教育
-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分钟。
- A.15
- B.5
- C.7
- D.10
-
( )是园所生存的基础,是园所发展的动力和取得成功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园所的灵魂。
- A.生源
- B.师资
- C.园所文化
- D.信誉
-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年建立在湖北( )。
- A.武汉
- B.武昌
- C.宜昌
- D.襄阳
-
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进餐间隔时间应为( )小时。
- A.1—2
- B.2—3
- C.3—4
- D.4—5
-
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 A.认识依靠行动
-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 C.开始接受任务
- D.开始生活自理
-
幼儿的思维是( )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 A.直观行动性
- B.具体形象性
- C.自我中心性
- D.抽象性
-
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 A.注意的选择性
- B.注意的范围
- C.注意的稳定性
- D.注意的分配
-
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
- A.测验
- 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术、认字的水平
- C.考试
- 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
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 A.经济发展水平
- B.环境因素
- C.社会文化水平
- D.社会政治制度
-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应遵循的幼儿园健康教育原则是( )。
- A.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 B.全面发展的原则
- C.经常化原则
- D.多样化原则
-
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 A.按规定不能用否定性的语句
-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
“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 C.“超常”的表现
-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
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70年代强调( )。
-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 C.智力开发
- D.培养创造力
-
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
- A.记得快忘得也快
- B.容易混淆
- C.语词记忆占优势
-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
一位新人园的儿童问教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教师最好的回答应是( )。
- A.“老师不知道。”
-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
儿童语言最初是( )。
- A.对话式的
- B.独自式的
- C.连贯式的
- D.创造性的
-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外界干扰。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分钟。
- A.2—3
- B.3—5
- C.10
- D.20
-
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
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
- A.领域间的整合
- B.领域内的整合
- C.超领域的整合
-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
小朋友们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 )。
- A.逻辑思维
- B.创造想象
- C.综合思维
- D.再造想象
-
我国于( )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 A.1994
- B.1995
- C.1996
- D.1997
-
幼儿的德育结构不包括( )。
- A.道德思想
- B.道德认识
- C.道德情感
- D.道德行为
-
在西方教育史上,( )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
- A.苏格拉底
- B.亚里士多德
- C.夸美纽斯
- D.卢梭
-
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 A.黏液质
- B.多血质
- C.胆汁质
- D.抑郁质
-
幼儿园教育要和( )教育相互衔接。
- A.托儿所与小学
- B.社区
- C.家庭
- D.0—3岁儿童的保育及小学
-
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这是( )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
- A.小小班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创造性的因素?( )
- A.环境
- B.智力
- C.个性
- D.性格
-
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
- A.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 B.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 C.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 D.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
“幼儿的智力活动依赖于兴趣。”这是( )的观点。
- A.桑代克
- B.苏霍姆林斯基
- C.陈鹤琴
- D.奥苏贝尔
-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 )为前提。
- A.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 B.保障幼儿游戏的特点
- C.保证游戏的目的性
- D.实现游戏的多样化
-
( )是幼儿从事各种探究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应有意识地培养。
- A.兴趣和求知欲
- B.幼儿的积极性
- C.经验基础
- D.创新能力
-
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具有( )的特点。
- A.延续性
- B.多变性
- C.稳定性
- D.可变性
-
( )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 A.人身权
- B.受教育权
- C.财产权
- D.健康权
-
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约为( )。
- A.5±2个信息单位
- B.6±2个信息单位
- C.7±2个信息单位
- D.8±2个信息单位
-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C.发展性教学模式
- D.最优化教学模式
-
1904年,清政府颁布( ),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 A.《学校系统改革案》
- B.《蒙养堂章程》
- C.《钦定学堂章程》
- D.《奏定学堂章程》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
- A.睡眠不足
- B.情绪低落
- C.经常感冒
- D.人际关系不良
-
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 )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 A.幼儿的特长
- B.幼儿的智力
- C.幼儿的社会性
- D.幼儿的能力
-
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 A.恐惧
- B.爱
- C.哭
- D.笑
-
智力游戏、体力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
- A.创造性游戏
- B.有规则游戏
- C.表演游戏
- D.个人游戏
-
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种做法是较为合理的?( )
- 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
- 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 C.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
-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要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
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的( )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 A.社会认知
- B.社会态度
- C.社会意识
- D.社会行为
-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 )。
- A.确保幼儿安全
- 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 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 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
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
- A.福禄贝尔创建幼儿园后
- 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
我国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 )分班。
- A.心理年龄
- B.实际年龄
- C.智力年龄
- D.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