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江西省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依据下面的内容设计一个小班的教学活动,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

    小松鼠给妈妈准备了礼物:甜甜的糖,甜甜的巧克力蛋糕。妈妈收下礼物,甜甜地笑着说:“你的礼物甜到妈妈心里去了。明天,我们去给妈妈的妈妈送礼物好吗?”

    妈妈的妈妈?哦,小松鼠明白了:妈妈的妈妈就是外婆呀!

    第二天,妈妈和小松鼠一起去外婆家。小

    松鼠看着妈妈提着的篮子,问:“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呀?外婆也会甜甜地笑、也会甜到心里

    去吗?”

    到了外婆家,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甜甜的东西,小松鼠想:外婆已经有了那么多甜甜的东西,送什么礼物才能让外婆甜甜地笑、甜到心里去呢?

    妈妈拿出一条长长软软的围巾给外婆围上,外婆甜甜地笑起来。小松鼠忽然想到外婆最喜欢自己的吻,他贴着外婆的脸给了她一个甜甜的吻。外婆搂着小松鼠说:“你们的礼物甜蜜蜜的,甜到我心里去了!”

    要求:(1)从日常生活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

    (2)运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3)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

  2. 试述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

  3. 一节绘画课上,教师让幼儿看黑板。

    师:小朋友们,黑板上有什么?

    幼:有人。

    幼:有山。

    幼:有树。

    接着又问第二幅画。

    师:小朋友们,画上有什么东西?

    幼:树。

    幼:叶。

    幼:枝。

    教师示范绘画并进行指导,教师看幼儿画的五花八门,又指导说再看老师画一遍,结果全班画的都一样,只是与老师的相比更为粗糙。

    (1)该教师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3分)

    (2)该教师违背了哪些学前教育的原则,请指出并提出合理建议。(5分)

  4. 试阐述认知派学习理论。

  5. 简述幼儿记忆的特点。

  6. 培养幼儿一般性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7. 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

    • A.先学前期
    • B.幼儿中期
    • C.幼儿初期
    • D.幼儿晚期
  8. 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  )。

    • A.语言法
    • B.环境体验法
    • C.行动操练法
    • D.移情法
  9. 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

    • A.关键期 
    • B.敏感期
    • C.最佳期
    • D.危机期
  10. 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

    • A.0— 3岁
    • B.3—6岁
    • C.6—12岁
    • D.O一18岁
  11.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数学科目的组织形式多采用(  )。

    • A.讲解法
    • B.观察法
    • C.发现法
    • D.操作法
  12. 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  )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三分周期没有记满(  )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 A.13
    • B.26
    • C.212
    • D.312
  13.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

    • A.延续性
    • B.多变性
    • C.稳定性
    • D.可变性
  14. 问一个两三岁的儿童,“你们家有几个人?”“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却说不出“一共有几个人”。说明这时的幼儿学习数学具有(  )的心理特征。

    • A.从个别到一般
    • B.从不自觉到自觉
    • C.从具体到抽象
    • D.从同化到顺应
  15. (  )于1967年发表了第一篇以“内隐学习”为题的文章。

    • A.里伯
    • B.杜威
    • C.维纳
    • D.斯宾塞
  16. 以下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  )。

    • A.帮助幼儿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 B.幼儿美术是幼儿个性的表现
    • C.帮助幼儿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 D.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17. 正常情况下,(  )最容易造成分离焦虑。

    • A.小班幼儿入园时期
    • B.幼儿园放假后
    • C.老生新学期开学
    • D.每周一早上
  18. 出声的自言自语大约出现在(  )。

    • A.4岁左右
    • B.3岁左右
    • C.2岁左右
    • D.5岁左右
  19. 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
    •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 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 D.偏好复杂的刺激
  20. 实施幼儿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 A.专门的德育活动
    • B.游戏
    • C.日常生活
    • D.课本学习
  21. 在游戏时,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属于(  )。

    • A.自然后果的惩罚
    • B.剥夺性惩罚
    • C.体罚
    • D.生理性惩罚
  22. 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

    • A.幼儿园生活环境
    • B.幼儿园心理环境
    •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23. 角色扮演法的三个阶段中,(  )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

    • A.及时模仿
    • B.认同
    • C.简单再现
    • D.内化
  24. 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 A.经验性想象
    • B.情景性想象
    • C.愿望性想象
    • D.拟人化想象
  25.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 A.遗传素质
    • B.环境和教育
    • C.生理因素
    • D.先天因素
  26. 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

    • A.目的性
    • B.优美
    • C.教育性
    • D.多样性
  27. 陶行知认为,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是(  )。

    • A.3岁以前
    • B.4岁以前
    • C.5岁以前
    • D.6岁以前
  28. 对经常从事的、已经习惯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不易习惯新的活动。这说的是(  )气质类型的幼儿。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29.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对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孩子来说,选用指导方法合理的是(  )。

    • A.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间接指导
    • B.运用直接指导
    • C.运用间接指导
    • D.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直接指导
  30. (  )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 A.独立自主性
    • B.启蒙性
    • C.综合性
    • D.活动性
  31.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陶行知
    • B.陈鹤琴
    • C.卢梭
    • D.福禄贝尔
  32. 在认识“长方形”活动中,教师使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  )。

    • A.对图形进行比较
    • 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
    • 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3.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

    • A.放任型
    • B.溺爱型
    • C.保护型
    • D.包办型
  34. 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属于封闭性问题的是(  )。

    • A.“你发现了什么?”
    • B.“它是什么样的?”
    • C.“你有什么办法?”
    • D.“它们一样吗?”
  35. 苏苏今年3岁,她喜欢在唱歌的时候把弟弟的奶瓶当话筒,这充分体现了苏苏的(  )。

    • A.观察力
    • B.判断力
    • C.创造力
    • D.模仿力
  36. 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桌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待在桌子上。这种判断是按照(  )进行的。

    • A.直接的逻辑
    • B.生活的逻辑
    • C.客观的逻辑
    • D.类比的逻辑
  37. 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38. (  )岁儿童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 A.3
    • B.4
    • C.5
    • D.6
  39. 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 A.全园教育目标
    • B.中期目标
    • C.近期目标
    • D.行为目标
  40. 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  )分钟之内。

    • A.30
    • B.20
    • C.40
    • D.15
  41. 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是对(  )年龄段的要求。

    • A.小小班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42. 下列关于幼儿园工作规程说法错误的是(  )。

    • A.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 B.幼儿膳食费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全部用于幼儿膳食,并每月向家长公布账目
    • C.幼儿入园前须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人园
    • D.幼儿园须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43. (  )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 A.1995
    • B.1996
    • C.1997 
    • D.1998
  44. (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 A.1969
    • B.1979
    • C.1989 
    • D.1999
  45. 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 B.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 C.给娃娃穿衣、喂奶
    • D.儿童能算出2+3—5
  46. 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儿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

    • A.陶行知
    • B.陈鹤琴
    • C.张宗麟
    • D.张雪门
  47. 小孩看见大人拿一个烟斗抽烟很惊奇,过一会儿,他突然拿起一个木棒当烟斗做出抽烟的样子。这种行为是(  )。

    • A.延迟模仿
    • B.即时模仿
    • C.表演
    • D.象征性游戏
  48.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 A.猴子练习攀爬
    • B.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 C.蜜蜂采蜜
    • D.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49. 电报句一般出现于(  )的儿童。

    • A.1岁至1岁半左右
    • B.2岁半至3岁半左右
    • C.2岁半至3岁左右
    • D.1岁半至2岁半左右
  50.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  )。

    • A.从3岁开始明显出现
    • B.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
    • C.从5岁开始明显出现
    • D.从6岁开始明显出现
  51. 幼儿认为月亮在跟他走,只要他不走,月亮也就不走了。这种现象反映了儿童(  )的心理特点。

    • A.泛灵化
    • B.自我中心
    • C.思维不可逆性
    • D.思维的刻板性
  52. 情绪是婴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 A.传递功能
    • B.唤起功能
    • C.调节功能
    • D.信号作用
  53.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

    • A.培养创造力
    • B.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 C.开发智力
    • D.发展幼儿情商
  54. 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

    •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 B.幼儿好模仿
    • C.幼儿分不清左右
    • D.幼儿看得更清
  55.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  )。

    • A.人际关系
    • B.社会性行为规范
    • C.社会文化
    • D.社会性
  56. 有助于儿童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可满足儿童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的分组教学方式属于(  )。

    • A.同质分组
    • B.异质分组
    • C.按兴趣分组
    • D.按意愿分组
  57.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不表现在(  )。

    • A.观察的目的性
    • B.观察的持续性
    • C.观察方法
    • D.观察的概括性
  58. 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所致。

    • A.近远规律
    • B.大小规律
    • C.首尾规律
    •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59. 下面关于儿童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 B.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
    • C.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 D.智力发展是知识、技能的基础
  60. 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 A.体育
    • B.智育
    • C.德育
    • D.美育
  61.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  )。

    • A.心理健康
    • B.知识能力
    • C.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 D.艺术修养
  62. 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 A.痛觉
    • B.听觉
    • C.味觉
    • D.视觉
  63.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 A.学校
    •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64. (  )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 B.发展适宜性原则
    • C.保教结合原则
    • D.综合性原则
  65. 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

    • A.6个月—1岁
    • B.1—1.5岁
    • C.1.5—2岁
    • D.2—3岁
  66. 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 B.幼儿言语的发展
    •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