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幼儿园)预测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论述幼儿思维工具变化的趋势及其教育学意义。

  2. 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3. 简述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

  4. 简述幼儿在智力、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5. 简述幼师的职业素养。

  6. 简述幼儿掌握语法的发展趋势。

  7.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8. 视敏度

  9. 角色扮演法

  10. 亲子关系

  11. 发散思维

  12. 对学前儿童实施____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13. 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形式中,_________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4. 幼儿初期的孩子,想象不能按照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这主要是幼儿初期的孩子的____决定的。

  15.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_________。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放在工作的首位。

  17.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8.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高尔顿的遗传定律;霍尔的____;格塞尔的____。

  19. 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____、____和____特征。

  20. ____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21. 在儿童的言语发展过程中,____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22. ____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中心。在游戏中,幼儿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围绕着玩具这个物质中心展开的。

  23.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_________

  24.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____、教材和____。

  25. 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称为_________

  26. 针对1~2岁的儿童开展教育的途径有(  )。

    • A.游戏
    • B.户外活动
    • C.阅读
    • D.讲故事
    • E.体育锻炼
  27. 托儿园所一体化,这种机构主要是由_________兴办的,由_________负责管理监督。

  28. 教育者根据教学任务编制的、有规则的游戏包括(  )。

    • A.智力游戏
    • B.角色游戏
    • C.音乐游戏
    • D.体育游戏
    • E.表演游戏
  29. 下列有关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 B.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 C.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进行的
    • D.人类的学习要掌握人类发展、变迁所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 E.人类的学习是漫无目的的
  30. 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等几种。

    • A.分科课程
    • B.核心课程
    • C.活动课程
    • D.理论课程
    • E.游戏课程
  31. 游戏准备活动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  )等。

    • A.游戏时间
    • B.游戏地点
    • C.游戏材料
    • D.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
    • E.游戏难度
  32. 对待特殊儿童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有(  )。

    • A.随班就读
    • B.设置特殊班
    • C.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 D.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 E.以上都不是
  33. 下列选项属于现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的是(  )。

    • A.高度科技化
    • B.高度工业化
    • C.高度城市化
    • D.住宅高层化、独层化
    • E.食品精细化
  34. 对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包括(  )等方面的教育。

    • A.音乐教育
    • B.美术教育
    • C.体育教育
    • D.文学教育
    • E.劳动教育
  35. 良好的智力品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其具体内容包括(  )。

    • A.感知的敏感性
    • B.注意的稳定性
    • C.观察的全面性
    • D.思维的独创性
    • E.理解的深刻性
  36.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  )几种要素。

    • A.幼儿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媒体
    • E.教学环境
  37. 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是(  )阶段。

    • A.依从
    • B.认同
    • C.内化
    • D.同化
  38. 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 A.经验性想象
    • B.情景性想象
    • C.愿望性想象
    • D.拟人化想象
  39. 在幼儿园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

    • A.真诚,同理心,深切的了解
    • B.真诚,接纳与信任,同理心
    • C.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 D.同理心,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40. 在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中,原型定向阶段符合加里培林心智理论的(  )活动阶段。

    • A.活动定向
    • B.物质或物质化
    • C.内部言语
    • D.出声的外部言语
  41. 依照基克的观点,解决问题首先要(  )。

    • A.建立问题表征
    • B.搜寻解法
    • C.执行解法和评价
    • D.分解问题
  42.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  )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 A.0~3岁
    • B.0~6岁
    • C.0~12岁
    • D.0~18岁
  43. (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 A.感觉
    • B.知觉
    • C.情绪
    • D.气质
  44.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45.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 A.班杜拉
    • B.瓦拉斯
    • C.韦纳
    • D.马斯洛
  46.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

    • A.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
    • B.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 C.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但转折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 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是必然出现的
  47. 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这发挥了(  )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 A.社区资源
    • B.社区环境
    • C.社区习俗
    • D.社区文化
  48. 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  )结论。

    • 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
    • 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 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
    • D.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49. 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

    • A.信号学习
    • B.连锁学习
    • C.概念学习
    • D.辨别学习
  50. 下列选项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的是(  )。

    •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B.《幼儿园暂时规程(草案)》
    • C.《幼儿园工作规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1. 下列不属于情商内容的是(  )。

    • A.同情
    • B.独立
    • C.智力
    • D.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