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学生物教师公开招聘精选试题1
-
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1)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选填“光滑”或“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一一()。
(2)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
(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呼吸的。
-
某生物学习小组开展“环境水质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制作2组生态瓶并编号,A组各加入200mL的清水,B组各加入200mL不同浓度的污水;然后各放入100粒青蛙卵到瓶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请分析作答:(1)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是。(2)他们选取受精卵数量为100粒而不是5粒的理由是。
-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1)在一天内空气湿度最干燥的时段为(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他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
有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目镜物镜
甲10×40×
乙5×40×
丙5×10×
(1)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2)丙同学想要让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形变得清晰,此时他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利用生物()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
-
夏天脏衣服易发霉,食物易变质,原因是它们具备细菌、真菌生活必须的条件;一定()、()、()物;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面粉发酵产生的()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
生物的种类不同,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如:蝗虫用()呼吸;鲫鱼用()呼吸;海龟用()呼吸;鸟类用肺进行呼吸,用()辅助呼吸;青蛙用肺进行呼吸,用()辅助呼吸。
-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
人类有一种病叫足癣,是由于真菌()生在人体表面而使人患病牛的胃肠中有专门帮助分解草料中纤维素的细菌,而牛又为该细菌提供了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细菌与牛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过程叫()生。
-
下课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争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 B.蘑菇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 C.蘑菇均可以食用
- D.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
(1)福娃的造型依欠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燕子的形象。其中,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是()。(填动物名称)
(2)这些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属于()动物,福娃“贝贝”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而其它动物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是()动物。
-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捕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制造药物
- B.建立自然保护区
- C.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 D.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
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
- B.达尔文
- C.孟德尔
- D.弗莱明
-
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等级: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界
- B.门
- C.属
- D.种
-
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 B.细胞分裂素
- C.乙烯
- D.生长素
-
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
- A.性状
- B.受精卵
- C.精子和卵细胞
- D.胚胎
-
已知有耳垂基因是显性基因(B)。虹虹的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而虹虹有耳垂。请分析虹虹的基因组成是()
- A.Bb
- B.BB
- C.bb或BB
- D.BB或Bb
-
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对氦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
-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 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
-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
下列诗句中,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描述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B.着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C.春江水暖鸭先知
- D.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
“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里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
酸奶的制作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 A.酵母菌
- B.乳酸菌
- C.醋酸杆菌
- D.霉菌
-
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对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运用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 B.无性生殖
- C.克隆技术
- D.转基因技术
-
2006年春,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禽流感,经查该病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病毒所具有的特征?()
- A.具有细胞结构
- B.个体极小
- C.能引起离类大里死亡
-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里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家兔是植食性动物,它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是()
- A.盲肠发达
- B.体温恒定
- C.体表被毛
- D.大脑发达
-
人的手被热水烫了,在缩手的同时感到又汤又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反射活动
- B.受到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
- C.反射活动只受到脑的调节
- D.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
课外小组同学使用含某种激素的词料喂养蝌蚪,缩短了蝌蚪发育成蛙的时间。请问该饲料中所含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 B.生长激素
- C.胰岛素
- D.甲状腺激素
-
在右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
- A.①听小骨
- B.④听小骨
- C.①鼓膜
- D.④鼓膜
-
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里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里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请问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载血细胞
- B.运输氧气
- C.吞噬病菌
- D.止血和凝血
-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休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
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肾小囊
- B.肾小管
- C.肾小球
- D.输尿管
-
把煮熟的稻谷种到地里,一定不会长出水稻秧苗来,原因主要是()
- A.温度还是太高
- B.缺少营养物质
- C.种子的胚已破坏
- D.营养已被破坏
-
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A.蛔虫
- B.蝗虫
- C.沙蚕
- D.线虫
-
海葵、乌贼、河蚌、虾、蟹、鲸等的形态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
- A.都有贝壳
- B.都用肺呼吸
- C.身体都很柔软
- D.都适应水中生活
-
下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横切结构时看到的图像,该部分应该位于()
- A.根冠
- B.成熟区
- C.分生区
- D.伸长区
-
青藏铁路的唐古拉山越岭段,海拔5000多米,风大且频,气温很低,这里的松树都匍匐在地面,称为“爬地松”。影响这种松树开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 B.温度
- C.空气
- D.风
-
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一蝉一黄雀
- B.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
- C.螳螂和蝉的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蜕皮现象
- D.蝉、螳螂和黄雀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
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 A.胆碱脂酶
- B.固醇醋酶
- C.脂肪酶
- D.磷脂酶
-
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过,其表面撕下一层皮,此层皮属于()
- A.机械组织
- B.营养组织
- C.输导组织
- D.保护组织
-
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 A.水分
- B.光
- C.无机盐
- D.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