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前预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啦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

    请以“位置”为作文话题写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 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2分)

  3. 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3分)

  4. 根据以下诗词,回答下列各题。

    观刈表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解释加点词语。(每小题0.5分,共3分)

    (1)小麦覆黄(  )

    (2)妇姑箪食(  )

    (3)右手遗穗(  )

    (4)左臂悬筐(  )

    (5)吏禄三百(  )

    (6)岁有余粮(  )

  5. 翻译下列诗句。(2分)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 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不需翻译)(2分)

  7. 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8. 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3分)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2)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3)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 根据以下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3分)

  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2分)

    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逃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

  13. 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但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2分)

  14.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日:“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日:“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后营,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申,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日:“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日:“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郎移檄购光武购:悬赏捉拿

    B.发兵攻拔邯郸拔:攻取

    C.乃闭营坚壁壁:驻扎

    D.方飨士作倡乐飨:犒劳

  15.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1分)

    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

  16. 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17. 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哪句?(2分)

  18. 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9.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25个字)(2分)

  20. 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        (3分)

  21.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个可爱的书包!

    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

    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但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  )强(  )愧(  )沉甸(  )

  22. 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4分)

    “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

    “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

  23. 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2分)(  )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24. 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

  25. 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_______

  26. 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2分)

  27. 下列作家作品配对有误的一项是(  )。

    •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 B.《纸船》——谢婉莹——中国
    • C.《金色花》——泰戈尔——泰国
    •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28.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       ,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       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横线中。(2分)

  29.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
    • B.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宋代范成大《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 C.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丽粗犷的和谐。
    • D.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3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3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32. 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

    • A.管理型
    • B.放任型
    • C.专制型
    • D.民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