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11)
-
小明是刚转入市一小的五年级学生。他在原学校时成绩优秀,总是班里的第一名,但来到新学校以后,因学习环境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次考试给小明的打击不小,
从此,小明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得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问题:
(1)小明的这种状况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3)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
试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
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
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
意义学习包括三种: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和恐惧。
-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
教学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____的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____。
-
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__________,以后再__________。
-
1948年(WH0)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三方面。
-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
欧洲封建社会曾出现过教会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
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__________ 。
-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__________。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
-
简述气质和人格的区别。
-
有效自编测验的主要特征为:信度、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
班主任建立良好班集体可以采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包括( )。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 B.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 C.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 D.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
- A.培养劳动者是总要求
- B.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质量标准
- 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根本特点
- D.深化教育改革是基本途径
-
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
- A.警告
- B.记过
- C.送劳动教养
- D.开除学籍
-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 A.分析
- B.综合
- C.比较
- D.抽象和概括
-
加涅将人类学习分为( )。
- A.认知策略
- B.动作技能
- C.智力技能
- D.情感
-
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 )。
- A.受教育者
- B.教育者
- C.教育环境
- D.教育内容
-
保证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
- A.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
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 A.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 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
-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高
- 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
-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 )。
- A.全面发展
- B.个性发展
- C.能力发展
- D.可持续发展
-
以下说法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 )。
- A.重视个别差异
-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 D.重视能力的培养
-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
-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B.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D.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在( )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 A.可控制的
- B.白日梦
- C.自动化的
- D.睡眠
-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素质教育
-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C.应试教育
- D.著名学者的学说
-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
- A.操作技能
- B.心智技能
- C.应用技能
- D.学习技能
-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有( )。
-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 B.从事科研、参加学术团体
- 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 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涂尔干
- B.卢梭
- C.赞科夫
- D.福禄贝尔
-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 A.是同时的
-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 D.无法判断
-
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 )更为重要。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
- A.课堂规范
- B.课堂气氛
- C.课堂管理
- D.课堂纪律
-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 )。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
个体在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 A.差异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阶段性
-
我国最早论述教育学原理的著作是( )。
- A.《大学》
- B.《论语》
- C.《学记》
- D.《中庸》
-
学生的权利不包括( )。
- A.使用图书和教学设备
- B.提高自身修养
- C.按时完成作业
- D.选择是否上学
-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
- A.教育
- B.教学
- C.管理
- D.科研
-
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目标是( )。
- A.知识和技能目标
- B.智能和性格目标
- C.环境目标
- D.身体目标
-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 A.策略性知识
- B.陈述性知识
- C.条件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 A.学科课程
- B.活动课程
- C.综合课程
- D.融合课程
-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 A.幼儿期
- B.少年期
- C.童年期
- D.青年期
-
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 A.感觉适应
- B.感觉对比
- C.感觉相互作用
- D.实践活动影响
-
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
- A.不可改变的
- B.可以跳跃的
- C.因人而异的
- D.可人为改变的
-
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这属于( )。
- A.无意想象
- B.有意想象
- C.再造想象
- D.幻想
-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 A.国家财政拨款
- B.城乡教育费附加
- C.社会集资、捐资
- D.教育专项资金
-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 B.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 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 D.青少年偷偷抽烟
-
《理想国》的作者是( )。
- A.孔子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
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 )。
- A.孟禄
- B.达尔文
- C.利托尔诺
- D.汤姆逊
-
学生座位的安排对课堂整个教学活动( )。
- A.有影啊
- B.有实质性影响
- C.无影响
- D.影响不大
-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 )
- A.移情
- B.从众
- C.心胸豁达
- D.期望
-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 A.场依存型
- B.场独立型
- C.冲动型
- D.沉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