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河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考前押题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有的时候学生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3. 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4.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5. 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6. 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7. 自我效能感

  8. 叙事研究

  9. 教育制度(广义)

  10. 操行性行为

  11. 社会知觉

  12.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__总结和________总结。

  13. 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14. 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15. 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__和________。

  1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17. 我国教育家(  )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A.孔子
    • B.荀子
    • C.孟子
    • D.韩愈
  18.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年。

    • A.1879
    • B.1897
    • C.1789
    • D.1798
  19.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 B.癸卵学制
    • C.壬戌学制
    • D.壬子癸丑学制
  20.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不包括(  )。

    • A.教育的政治功能
    • B.教育的经济功能
    • C.教育的文化功能
    • D.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21. 当一位新手型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时,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他属于(  )。

    • A.关注情境阶段
    • B.关注生存阶段
    • C.关注学生阶段
    • D.关注教学阶段
  22.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 B.维持班级秩序
    • C.形成良好的班风
    •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3.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内容改革
    • B.方法改革
    • C.课程改革
    • D.思想改革
  24.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5. 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26.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 A.现实性
    • B.必然性
    • C.可能性
    • D.方向性
  2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指导实践法
    • B.榜样示范法
    • C.陶冶法
    • D.品德评价法
  28. 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2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30. 孟子说"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

    • A.道德素养
    • B.专业知识
    • C.教学技能
    • D.教育机智
  31. 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 A.个体本能
    • B.外在环境
    • C.机体成熟
    • D.基因复制
  32.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3. 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 )。

    • A.自主性
    • B.开放性
    • C.时效性
    • D.教育性
  34.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 B.生产关系
    • C.经济基础
    • D.生产力
  35.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强调(  )。

    •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 B.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
    •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 D.学生在活动处于中心地位
  36.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 A.皮亚杰
    • B.华生
    • C.马斯洛
    • D.弗洛伊德
  37. 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

    • A.进行课时分配
    • B.设置教学科目
    • C.安排教学顺序
    • D.做出学年编制
  38. 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是( )。

    • A.关键期
    • B.机能期
    • C.发展期
    • D.差异期
  39. 一个国家的教育领导权受(  )的控制。

    • A.经济
    • B.政治
    • C.文化
    • D.人口
  40.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 A.建立学生档案
    • B.班主任工作总结
    • C.班主任工作计划
    • D.操行评定
  41.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 A.因材施教原则
    • B.循序渐进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启发性原则
  42.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

    • A.内发论
    • B.外铄论
    • C.成熟论
    •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3.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

    •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 B.学生特点
    •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 D.学校的要求
  44. ( )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综合式
    • D.概括式
  45.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 B.华生
    • C.沛西·能
    • D.马克思
  46. 下列不属于教学智慧特征的是(  )。

    • A.创新性
    • B.动态性
    • C.高效性
    • D.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