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论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哪些价值。

  2. 试述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

  3. 阿西莫夫,是一位一生创作了470部著作而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1958年,他毅然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这是他放弃教授职位的理由。有人说阿西莫夫“自我膨胀得像纽约帝国大厦”,他只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毫不谦虚”,对此,他说“除非有人能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情不属实,否则我就拒绝接受所谓自负的指责”。而事实上“阿西莫夫式的狂妄自大”,带着直人人心的纯真和坦诚,具有巨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请围绕“个性的张扬”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4.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

  6.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7.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8. 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9. 课程计划对学校有何指导意义?

  10. 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11. 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

    •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 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12. 小学课程设计要体现( )的高度统一。

    • A.科学性
    • B.时限性
    • C.具体性
    • D.思想性
    • E.预测性
  13. 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

    • A.《教师资格条例》
    • B.《教育法》
    • C.《宪法》
    • D.《教师法》
    •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4.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

    • A.动机作用
    • B.方向作用
    •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 D.提升智慧
    •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15.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是( )。

    • A.裴斯泰洛齐
    • B.赫尔巴特
    • C.夸美纽斯
    • D.桑代克
  16. “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可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 )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 A.培根
    • B.夸美纽斯
    • C.康德
    • D.赫尔巴特
  17. 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 )关系。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倒U型
    • D.无关
  18.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9. “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属于( )。

    • A.沟通本意是“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却变成了“斥责”
    • B.沟通本意是“指导”却变成了“命令”
    • C.沟通本意是“提醒”却变成了“批评”
    • D.沟通本意是“想了解学生的状态”却变成了“催促”
  20.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人的关系
    •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21. 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 A.实物直观
    • B.模象直观
    • C.言语直观
    • D.虚拟直观
  22. 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有( )。

    • A.教育教学权
    • B.评定学生权
    • C.体罚学生权
    • D.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
  23. 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

    • A.自然形态的教育
    • B.自我教育
    • C.家庭教育
    • D.社会教育
  24.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 )。

    • 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 C.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25.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 B.智育活动
    •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6.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27.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 A.受教育的权利
    • B.受尊重的权利
    • C.安全的权利
    • D.生存的权利
  28.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 A.商周
    • B.春秋战国
    • C.秦汉
    • D.隋唐
  29. 对少年儿童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

    • A.事业感
    • B.自尊感
    • C.集体主义情感
    • D.义务感
  30. 教师预备采用探究型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30个学生,18个男生,12个女生,下列分组方法最好的是( )。

    • A.学生在课前自愿分组,每组5~6人,组内自行推举小组长,最后把名单交给教师
    • B.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成绩顺序来分,好的一组,中等的一组,差的一组
    • C.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学号的顺序来分
    • D.学生自愿分组,人数不限
  31.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 A.主导因素
    • B.决定因素
    • C.物质前提
    • D.无关因素
  32. 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 B.“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 D.晋祠,真不愧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3. 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现象
    • B.教育事实
    • C.教育问题
    • D.教育规律
  34. 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

    • A.无意想象
    • B.有意想象
    • C.再造想象
    • D.创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