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押题试卷(九)
-
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
下面这份请柬共有六处不当,请指出其中的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
请柬
×××同志
您好!工作一定很忙吧!
我校定于1月20日召开的高三语文教学研究会,请您做好准备。务必光临。
二致
敬礼
××中学校长办公室
修改意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一)[越调]天净沙
无名氏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二)[越调]天净沙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请比较分析两首《天净沙》写景的特点。(3分)
(2)第一首元曲中作者写“一声新雁”的作用是_______;第二首元曲中作
者写”白草红叶黄花”的特点和作用是________。(3分)
-
本文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作、神态以及生活状态,文章只是纯粹在描写豪猪吗?(4分)
-
(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森林中的绅士
茅盾
据说北美洲的森林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野兽,这就是豪猪,这是“森林中的绅士”!
这是在头部,背部,尾巴上,都长着钢针似的刺毛的四足兽,所谓“绅士相处,应如豪猪与豪猪,中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就因为太靠近了彼此都没有好处。不过豪猪的刺还是有形的,绅士之刺则无形,有形则长短有定,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总比无形者好办些,而这也是摹仿豪猪的绅士们“青出于蓝”的地方。
但豪猪的“绅士风度”之可贵,尚不在那一身的钢针似的刺毛。它是矮胖胖的,一张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它不喜群的生活,但也并非完全孤独,由此可见它在“待人接物”上多么有分寸。
若非万不得已,它决不旅行,整年整季,它的活动范围不出三四里地。一连几星期,它只在三四棵树上爬来爬去;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得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它也不怕跌落水里去,它全身的二万刺毛都是中空的,它好比穿了件救生衣,一到水里,自会浮起来的。
而这些空心针似的刺毛又是绝妙的自卫武器,别的野兽身上要是刺进了几十枚这样的空心针,当然会有性命之忧,因为这些空心针是角质的,刺进了温湿的肌肉,立刻就会发胀.而且针上又遍布了倒钩,倒钩也跟着胀大,倒钩的斜度会使得那针愈陷愈深。因此,遇到外来的攻击时,豪猪的战术是等在那里“挨打”,让敌人自己碰伤,知难而退。因为它那些刺毛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掉落,而又因其尖利非凡,故一碰之下未有不刺进皮肉的。
然而具有这样头等的自卫武器的它,却有老大的弱点:肚皮底下没刺毛,这是不设防地带,小小的老鼠只要能够设法钻到豪猪的肚皮底下,就是胜利者了。但尤其脆弱者,是豪猪的鼻子。
一根棍子在这鼻尖上轻轻敲一下,就是致命的。这些弱点,豪猪自己知道得很清楚,所以遇到敌人的时候,它就把脑袋塞在一根木头下面,这样先保护好它那脆弱的鼻子,然后四脚收拢,平伏地面,掩蔽它那不设防的腹部,末了,就耸起浑身的刺毛,摆好了“挨打”的姿势。当然,它还有一根不太长然而也还强壮有力的尾巴(和它身长比较,约为五与一之比),真是一根狼牙棒,它可以左右挥动,敌人要是挨着一下,大概受不住;可是这根尾巴的挥动因为缺乏一双眼睛来指示目标,也只是守势防御而已。
敌人也许很狡猾,并不进攻,却悄悄地守在旁边静候机会,那时候,豪猪不能不改变战术了。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拼命低着头(还是为的保护鼻子),倒退着走,同时猛烈挥动尾巴,这样“背进”到了最近一棵树,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当高度,自觉已无危险,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里啃起嫩枝来,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这真是典型的绅士式的“镇静”。的的确确,它的一切生活方式——连它的战术在内,都是典型的绅士式的。但正像我们的可敬的绅士们尽管“得天独厚”,优游自在,却也常常要无病呻吟一样,豪猪也喜欢这调门。好好的它会忽然发出了声音摇曳而凄凉的哀号,单听那声音,你以为这位“森林中的绅士”一定是碰到绝大的危险,性命就在顷刻间了;然而不然。它这时安安逸逸坐在树梢上,方正而持重的脸部照常一点表情也没有,可是它独自在哀啼,往往持续至一小时之久,它这样无病而呻吟是玩玩的。
据说向来盛产豪猪的安地郎达克山脉,现在也很少看见豪猪了,以致美国地方政府不得不用法令来保护它了。为什么这样“得天独厚”,具有这样巧妙自卫武器的豪猪会渐有绝种之忧呢?是不是它那种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使之然呢?还是因为它那“得天独厚”之处存在着绝大的矛盾,——几乎无敌的刺毛以及毫无抵抗力的暴露着的鼻子,——所以结果仍然于它不利呢?我不打算在这里来下结论,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重点语句赏析。(6分)
(1)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2)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得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3)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拼命低着头(还是为的保护鼻子),倒退着走,同时猛烈挥动尾巴,这样“背进”到了最近一棵树,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当高度,自觉已无危险,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里啃起嫩枝来,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继续贡献他的力量。
- B.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12月31日,南极洲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 C.西班亚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D.去年六号文天,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发垂髫 黄发: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芳草鲜美 ②陶后鲜有闻
B.①悉如外人 ②悉以咨之
C.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于网络
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2)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主要是一种“信息泡沫”,这是由开发商和代言人_____制造的
其目的是误导消费者,制造恐慌性需求,拉高房价,牟取暴利。_____制造的。
(3)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___吸引家长、学
生的“投资趋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客观社会责任。
- A.漫廷 刻意借以
- B.蔓延 蓄意借以
- C.蔓廷 刻意 以便
- D.漫延 蓄意 以便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蟹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 D.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学习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要提高其语言的表达效果,写出一篇好文量,还需要平时多下点苦功夫,练好语言的基本功,做到前人总结的“六多”——多读、多想、多写、多积累、多比较、多修改。
-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宣泄 鄙薄 炒鱿鱼 咬文嚼字
- B.暗语 真谛 泊来品 头头是道
- C.融洽 筹划 名信片 能曲能伸
- D.装帧 针贬 挖墙角 同甘共苦
-
[案例]“特殊的礼物”
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经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我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
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做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做法进行评价。
-
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不用体现基础性,而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 )
- 正确
- 错误
-
选修课程目标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个性完美发展。 ( )
- 正确
- 错误
-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 )
- 正确
- 错误
-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单一的。 ( )
- 正确
- 错误
-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 )
- 正确
- 错误
-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言语、思想、情感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评价应淡化原有的甄别和_____ 功能,突出评价的 _____
-
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____、小说与戏剧、_____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
要适应全新的语文教学,需要转变教师观,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____,由课堂的主宰者
转变为平等的_____,由单向的传授者转变为互助的____,由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_______。
-
识字与写字、_____、写作、____要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
-
常用的课堂教学方式是( )和发现式学习。
- A.自主式学习
- B.讲解式学习
- C.探究式学习
- D.交互性学习
-
(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 B.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 D.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特殊性是指( )
- A.本身既是文化,又是文化载体
- B.是负载着人文性的工具
- C.是科学和人文的对立统一
- D.是社会生活中的交流工具
-
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 A.学习态度
- B.学习方式
- C.学习目的
- D.学习动机
-
阅读是学生的(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A.个性化
- B.整体化
- C.综合化
- D.个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