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押题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 探究作者的职业。作者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2分)

  3. 探究作者的年纪。作者的年纪大约是多少?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2分)

  4.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匾,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先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l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标题:

  5. 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分)

  6.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错必纠

    三塘多年来一直穿着简单,且色彩单调,以深、黑为主。拙荆多次反对,以为有损形象,属未能与时俱进型。如此者再三,三塘心中已有悔改之意。

    前些时与朋友相聚,朋友也说看我这一身打头,棉织品当然是好东西,可穿着也要给人一种美噻。呵呵,三塘受传统影响较深,特别是读书时老师说过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我等消费者买衣服不就是为了获得那衣服的使用价值么?衣服嘛穿着舒服,能够做到冬暖夏凉即是了,哪知这东西还有一个穿起来给他人以美感的功能?唉,也是三塘愚钝。经朋友指点自己彻夜反思后,遂下定决心弃“深”“黑”从“婧”,整一身春装让自己这超四奔五的家伙也“婧”起来。这算是有错必纠了吧?

    晨起到办公室坐定,倒上一杯白开水,一想,是不是错了的、错过的都要纠呢?唉,有的事情错了或者是错过了真无法纠正!比如三塘的父亲已经不在3年多了,当他老人家病危离开人世的时候三塘却没在他身边,没为父亲送终是三塘的错也,且是大错!可这一错却没法纠王了,只能成为心里永远的痛,永远的憾了。还有,那年有领导说要提拔三塘去某机关任职,但这三塘不识好歹,没表示心意,嘿嘿,也错过了嘛,这错也不能纠也。三塘生性耿直,不喜那歪歪道,还是当我这孩子王自在呢。呵呵,不经意间,一杯白开水就喝完了。

    (1)探究作者的性别。作者是男是女?从文中哪个地方司以看出来?(2分)

  7. “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2分)

  8. 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样的精神品质?(3分)

  9. (二)阅读《囚绿记》选段,完成ll~ 14题。(10分)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因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因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2分)

  10. 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心情?请你简要分析。(3分)

  11. 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1)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2)郑文公是如何说服烛之武去见秦君的?

  12.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下列各句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古之人莫余欺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A.②⑤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⑤
  13. 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臣壮也,犹不如人   
    •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C.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 D.君将哀而生
  14.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l0题。(10分)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回:“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B.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 C.秦伯说,与郑人盟   
    • D.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行李之往来”中的“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 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为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 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谩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 D.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18.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___我们的学习效果。

    (2)老百姓说得好,______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3)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____诚实温和

    • A.考查 宁可 品性   
    • B.考察 宁愿 品性
    • C.考查 宁愿 品行   
    • D.考察 宁可 品行
  19.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鸿鹄之志   如愿以偿   以偏概全   归纳演译
    • B.冥思苦想   自行其事   风姿潇洒   烟波浩荡
    • C.气喘吁吁   相辅相成   匪夷所思   安分守己
    • D.蛊惑人心   一愁莫展   鼎力相助   面容安详
  20. 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案。

    长城气魄雄伟。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2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

    •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49/1a48f3f081945df
    • b6
    • c78b2
    • d319c519.jpg">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2. 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哪些方面或层面?

  23.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出发,突出语文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为语文目标体系中的又一重要维度。   (   )

    • 正确
    • 错误
  24.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变为师生互动、相互促进的合作式教学。   (   )

    • 正确
    • 错误
  25. 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实现个别辅导。   (   )

    • 正确
    • 错误
  26. 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资源主动构建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   )

    • 正确
    • 错误
  27.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____,这是我国____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28.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____组织教学内容,每个模块____学时,______学分。

  29. ___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____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

  30. 对于7—9年级的中学生来说,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____字。

  31. 对于7—9年级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科技作品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_______和________。

  3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高中学生(   )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 A.40   
    • B.45   
    • C.50   
    • D.60
  33. 语文教学应(   )

    • A.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B.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
    • C.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 D.以上都正确
  34. (   )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

    • A.识记   
    • B.理解   
    • C.应用   
    • D.分析
  35. 语文课程评价要以(   )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 A.根本目的   
    • B.重点难点   
    • C.课程目标   
    • D.语文素养
  3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知识、情感、意志
    • C.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