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2. 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在这一转折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可能会导致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问题。

    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写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3. 小张老师是初一(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第一次登上初一(1)班的讲台。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10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台上台下一片混乱。

    试用备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小张老师的失误。

  4. 男女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简述“教师中心论”和现代教师观的差异。

  6.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7. 信度

  8. 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9. 情感

  10. 心理发展

  11. 自我效能感

  12. 概念

  13.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是受潜意识________驱动的,__________决定个人今后的命运。

  14. 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身的__________。

  15. 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预测。

  16.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__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17.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__________、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____________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18. 技能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__。

  19.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0. 1908年,__________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21. 我国教育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

    • A.技能的学习
    • B.知识的学习
    • C.行为规范的学习
    • D.认知策略的学习
  22. __________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23. 认知策略包括(  )。

    • A.复述策略
    • B.计划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组织策略
  24.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

    • A.家庭教养模式
    • B.学校教育
    • C.同伴群体
    • D.社会宣传媒体
  25.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

    • A.强调教师讲解
    • B.强调学生独立思考
    • C.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 D.注重对教学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
  26. 个人的性格、气质属于(  )。

    • A.内归因
    • B.外归因
    • C.稳定归因
    • D.非稳定归因
  27.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  )。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 B.班级规模
    • C.班级的性质
    • D.对教师的期望
  28.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人的主观能动性
  29. 以下属于课程设计的方法的有(  )。

    • A.主观法
    • B.客观法
    • C.实验法
    • D.经验法
  30. 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  )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31. 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

    • A.三年
    • B.三至五年
    • C.二年
    • D.四年
  32. 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的结果的理论是(  )。

    • A.衰退说
    • B.干扰说
    • C.同化说
    • D.动机说
  33.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 A.常模参照性
    • B.标准参照性
    • C.总结性
    • D.发展性
  34.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  )。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35. 狭义的师德范畴不包括(  )。

    • A.教师的幸福
    • B.教师的义务
    • C.教师的人格
    • D.教师的修养
  36. 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律,其中描述动机的是(  )。

    • A.效果律
    • B.准备律
    • C.练习律
    • D.同化律
  3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这属于(  )。

    • A.实物直观
    • B.模像直观
    • C.言语直观
    • D.感知直观
  38.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A.《大教学论》
    • B.《人是教育的对象》
    • C.《教育心理学》
    • D.《教育心理大纲》
  39.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 A.安全需要
    • B.尊重的需要
    • C.爱与归属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0.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鲁钠
    • B.赞科夫
    • C.舒尔茨
    • D.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