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
某市教育局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请问你对该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此进行评价。
-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简述讲授法的优、缺点。
-
教师的成长是以日常教学经验反思为基础实现的,教育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的三种主要形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就越不易操作,越不便于评估和改进。( )
- 正确
- 错误
-
收看电视、阅读报纸、社区活动属于正式教育。(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 A.导向功能
- B.强制功能
- C.调控功能
- D.创新功能
- E.评价功能
-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客观测验的优点?( )
- A.答案确定唯一,有利于提高阅卷的准确性
- B.测验试题的容量大,有利于提高测验的效率
- C.答案内容简短.测验的效率高
- D.有利于测查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 E.有利于测查分析综合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 A.互访
- B.民主评议
- C.召开家长会
- D.组建家长委员会
- E.校外指导
-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有( )。
- A.说理疏导法
- B.榜样示范法
- C.情感陶治法
- D.实践锻炼法
- E.批评教育法
-
课堂教学提问应遵循( )。
- A.激发兴趣
- B.启发性
- C.照顾个别
- D.难度适宜
- E.面向全体
-
面对课程突发事件教师能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
- A.教育控制
- B.教育机智
- C.教育决策
- D.教育诊断
-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 A.示范性
- B.复杂性
- C.创造性
- D.个体性
-
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 A.形成性测验
- B.诊断性测验
- C.总结性测验
- D.安置性测验
-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 )。
- A.爱岗敬业
- B.依法执教
- C.为人师表
- D.热爱学生
-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 B.个体本位价值取向
-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
赫尔巴特的( )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 A.《新教育大纲》
- B.《经验与教育》
- C.《民主主义与教育》
- D.《普通教育学》
-
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下面难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是( )。
- A.写
- B.背诵
- C.复述
- D.掌握
-
如果想考查一个学生在一学期内的语文成绩前后变化,最适合作为学生评价类型是( )。
- A.绝对评价
- B.相对评价
- C.个体内差异评价
- D.客观性评价
-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 )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 A.发展成人教育
- B.缩短义务教育年限
- C.强化普及义务教育
- D.发展心理教育
-
李老师是一位小学自然课教师,在讲动物分类时是这样讲的,“同学们,什么是动物呢?动物就是有生命,自己能活的生物,我们常见的动物有马、牛、羊、猪、狗、猫等。”结果学生对“动物”的概念掌握的不准确,认为个头大的,有腿自己能走的是动物,像蚊子、蜻蜓、虾等不是动物。
请结合案例谈一谈在教学中变式的应用。
-
“班班通,堂堂用”的推进标志我国( )信息化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 A.义务教育
- B.高等教育
- C.基础教育
- D.民族教育
-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哪几条途径?
-
学校的心理辅导员是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辅导对象的。( )
- 正确
- 错误
-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直觉思维。( )
- 正确
- 错误
-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看,惩罚是非常必要的。( )
- 正确
- 错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 正确
- 错误
-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中,练习是非常必要的,练习量越大,学习效果越好。( )
- 正确
- 错误
-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 )。
- A.流动性
- B.灵活性
- C.深刻性
- D.变通性
- E.独创性
-
学生态度的转变过程是( )。
- A.从众
- B.依从
- C.认同
- D.内化
- E.同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收( )。
- A.学费
- B.杂费
- C.书费
- D.住宿费
-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属于外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的因素为( )。
- A.能力
- B.努力
- C.任务难度
- D.运气
- E.外界环境
-
合理的进行复习,就要做到( )。
- A.及时复习
- B.分散复习
- C.集中复习
- D.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 E.外界环境
-
阅读学习材料时画线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研究结论之一是( )。
- A.男优于女
- B.女优于男
- C.男女智力水平大致相同
- D.智力水平的性别差异与年龄有关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经常会受到小伙伴的行为和行为后果的影响,习得各种行为。这种观点来自( )。
- A.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 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C.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D.奥苏伯尔的认识同化学习
-
好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被称为( )。
- A.学习迁移
- B.学习动机
- C.一般能力
- D.特殊能力
-
学生在解开难题后感到无比愉快,这种情感体验是( )。
- A.道德感
- B.理智感
- C.美感
- D.责任感
-
某学生平时记忆较好,但是一到考场上就因紧张而想不起来曾经熟记的内容,这位学生需要培养记忆品质中的( )。
- A.敏捷性
- B.持久性
- C.准确性
- D.准备性
-
上课时一只小鸟飞进了教室,大多数学生被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课,这种现象是( )。
- A.有意注意
- B.无意注意
- C.有意前注意
- D.有意后注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主管全国教师工作的行政机关是( )。
- A.国务院
-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 C.全国人大
-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
学校下半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此说法违反了(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教师法》
- D.《幼儿园与小学校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 )。
- A.1990年9月1日
- B.1990年10月1日
- C.1995年9月1日
- D.1995年1o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