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专家命题预测试卷(10)
-
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
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
问题: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
__________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__________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
操行评定主要通过学生自评、集体互评、__________等三种途径实现。
-
注意的__________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
-
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______。
-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____总结和__________总结。
-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
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___。
-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__________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__________ 、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中学课外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小组活动
- C.个人活动
- D.团体性活动
-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
- A.科学技术
- B.政治经济制度
- C.文化
- D.生产力
-
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麻木不仁。这说的是一种( )。
- A.激情
- B.心境
- C.应激
- D.热情
-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 A.陶冶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实际锻炼法
- D.品德评价法
-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 )。
- A.重新学习
- B.复习
- C.复述
- D.注意
-
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
-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 B.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 C.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
- D.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
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 辑的联系属于( )。
- A.接受学习
- B.发现学习
- C.意义学习
- D.机械学习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 B.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 C.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
小强12岁时,用某智力测验测得智商为l09,在小强l3岁的时候,同样用该智力测验得到小强的智商还为109,这说明该智力测验具有较好的(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营养
- B.遗传因素
- C.狼的影响
- D.缺乏社会性刺激
-
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具体运算阶段
- C.形式运算阶段
- D.前运算阶段
-
“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 )的观点。
- A.布鲁纳
- B.克伯屈
- C.赞科夫
- D.怀特海
-
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 )。
- A.分支型学制
- B.双轨制
- C.六三三制
- D.单轨制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
- A.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
提出在“学科结构”基础上的“发现学习”的是( )。
- A.布鲁纳
- B.马斯洛
- C.裴斯泰洛齐
- D.迪尔凯姆
-
提出解决问题的“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
- A.苛勒
- B.杜威
- C.西蒙
- D.桑代克
-
某学生性格过分内向,害怕在社交场合说话,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说话时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属于( )。
- A.焦虑症
- B.抑郁症
- C.强迫症
- D.恐怖症
-
有个学生平时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如果一旦发生情绪反应,却深刻、持久,能体验到别人觉察不出的事件。这位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巴甫洛夫
- B.桑代克
- C.华生
- D.斯金纳
-
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行为, 这属于哪种认知方式?( )
- A.高智能型
- B.高创造型
- C.场依存型
- D.场独立型
-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 A.认知模式
- B.体谅模式
- C.社会模仿模式
- D.说理教育模式
-
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
- A.小学阶段
- B.初中阶段
- C.高中阶段
- D.大学阶段
-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
- A.系统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量力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
- A.巡回教学制
- B.导生制
- C.学年制
- D.班级授课制
-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行为成分
- D.能力成分
-
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 )。
- A.讲授法
- B.谈话法
- C.读书指导法
- D.演示法和实验法
-
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 A.兴趣
- B.需要
- C.动机
- D.理想
-
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需要,它们分别是( )。
- A.生理需要、支配需要和尊重需要
- B.胜任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
- C.支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
- D.尊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
-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 A.14周岁以下
-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 D.18周岁以下
-
作报告、发通知、演讲大都属于( )。
- A.正式交往
- B.非正式交往
- C.单向交往
- D.双向交往
-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导向性原则
-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随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
- A.学生的家庭类型
- 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 C.学生干部情况
- 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
-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 A.外部分组
- B.内部分组
- C.设计教学法
- D.道尔顿制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
- A.传道者角色
- B.授业解惑者角色
- C.管理者角色
- D.示范者角色
-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 B.因材施教
- C.教学相长
- D.防微杜渐
-
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
- A.激情
- B.心境
- C.应激
- D.热情
-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 A.赞科夫
- B.巴班斯基
- C.苏霍姆林斯基
- D.凯洛夫
-
专家型教师相对于新手型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关键在于( )。
- A.记忆容量大
- B.动机强烈
- C.智力水平高
- D.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