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专家命题预测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 为话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

  2. 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____和设计教法。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赵老师发现杨明同学有许多毛病。赵老师心想,像杨明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赵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赵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赵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明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案例中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4.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统一体。

  5.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

  6.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7. 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和__________两种。

  8. 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

  9.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___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代表。

  10. 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___教材和__________教材。

  11. __________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

  12.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__________ 之中。

  13. 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4. 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5.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 A.场依存型   
    • B.发散型   
    • C.冲动型   
    • D.沉思型
  16. 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教师应从 (  )入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17. 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 A.班级活动
    • B.文学艺术活动
    • C.群众性活动  
    • D.社会公益活动
  18.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 A.自我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实际锻炼法
    • D.陶冶教育法
  19.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20. 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 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特征。

    • A.不平衡性
    • B.顺序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21. 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被培养成为一个画家。这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团结协作
    • D.以身作则
  23.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

    • A.选拔作用
    • B.评价作用
    • C.决定作用
    • D.主导作用 
  24.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25.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自板说
    • B.做中学
    • C.儿童中心主义
    • D.实质教育派
  26. 关于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知识的应用中都存在着迁移
    • B.在知识的应用中可能存在着迁移   
    • C.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没有关系
    • D.迁移就是知识的应用
  2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 A.可能选择
    • B.犹豫不决
    • C.回避这项任务
    • D.坚决选择
  28. 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  )。

    • A.马克思   
    • B.爱尔维修   
    • C.狄德罗   
    • D.涂尔干
  29. 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  )。

    • A.回忆法
    • B.再认法
    • C.重构法
    • D.节省法
  30. (  )是班主任的一项任务和重点工作。

    • A.思想品德教育
    • B.文化学习指导
    • C.身心健康教育
    • D.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
  31. 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领导,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   )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32.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 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33.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  )。

    • A.《学记》   
    • B.《普通教育学》   
    • C.《大教学论》
    • D.《教育漫话》
  34.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5. 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

    • A.信号学习   
    • B.言语联结学习   
    • C.辨别学习   
    • D.概念学习
  36.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 A.认知阶段   
    • B.联结阶段   
    • C.评价阶段   
    • D.自动化阶段
  3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11—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38.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   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

    • A.自我意识   
    • B.自我认识   
    • C.自我体验
    • D.自我控制
  39. 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 A.领会知识   
    • B.巩固知识   
    • C.运用知识   
    • D.检查知识
  40.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 A.感觉阈限   
    • B.感受性
    • C.统觉团   
    • D.最近发展区
  41. 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 A.场独立型
    • B.沉思型  
    • C.场依存型
    • D.冲动型
  42.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科技进步   
    • B.生产发展水平   
    • C.政治需要   
    • D.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