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九
-
请以“免费师范生政策之我见”为话题进行写作,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
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上好一节课应围绕哪些标准来进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的人身权和人格权是如何保护的?
-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
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
遗忘
-
简述“教师中心论”和现代教师观的差异。
-
刺激分化
-
投射效应
-
观察力
-
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厚非的。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________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自己去发现或转换复杂的问题。
-
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____________,依赖于最初情境中知识或技能学习的程度,也依赖于最初学习的情境与后来应用情境间的相似程度。
-
合格的测验必须有较高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
-
态度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从自我意识结构的内容来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理论家 ________,其著述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________和________。
-
当我们十分悲伤的时候,痛快地哭一场,把心里的悲痛宣泄出来,这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属于________。
-
所保持的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是________。
-
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身的________。
-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
- A.痕迹衰退说
- B.同化说
- C.干扰说
- D.动机说
-
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 )。
- A.徐特立
- B.蔡元培
- C.杨贤江
- D.陶行知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 A.行动研究法
- B.观察法
- C.实验法
- D.调查法
-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 A.机械学习
- B.意义学习
- C.接受学习
- D.发现学习
-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力求成功者会( ),避免失败者会( )。
- A.可能选择,回避任务
- B.回避任务,犹豫不决
- C.坚决选择,可能选择
- D.可能选择,犹豫不决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 )。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 A.安全需要
- B.尊重的需要
- C.爱与归属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
- A.较高的水平
- B.较低的水平
- C.非常高的水平
- D.中等水平
-
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律,其中描述动机的是( )。
- A.效果律
- B.准备律
- C.练习律
- D.同化律
-
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下列( )属于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 A.能力高低
- B.运气好坏
- C.外界环境
- D.任务难度
-
( )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A.《普通教育学》
- B.《大教学论》
- C.《民主主义与教育》
- D.《教育学》
-
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 A.思想政治教育
- B.法律教育
- C.性教育
- D.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