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四川省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专家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教学常规“六认真”的内容和要求。

  2.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 小李和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教师。两人工作都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我的课一般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我的课上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悉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时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了,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阅读材料,结合教育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小李的教学行为,并为他提出解决的建议。

  4. 某农村小学一年级原来从未开设英语课程。这学期新开设了英语课程。开学一段时间之后,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对拼音字母的学习掌握,比以前历届一年级学生都要困难一些,学生常常把拼音和英语字母混淆,多花了不少教学时间,才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阅读以上材料,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简要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这种现象。

  5. 我有感于自己经常找学生的缺点,批评学生,某一天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也给我自己找找缺点。学生愕然了,“没听错吧,给老师找缺点?!”“老师会不会批评我的?”……在我一再保证“尽管提,老师不生气,不骂人,真的!”之后,学生真的很不客气地开始说了。“老师,我发现你上课经常说四川话,我们都是用普通话。”听了这个缺点,我脸上一红,不就是吗?平时要求学生讲普通话,可自己就是没起到榜样的作用。我马上向学生表示坚决改正这个缺点。“老师,我还发现你上课经常数1、2、3,快坐好。你不是说过以后不说的吗?学生说的对,我是说过以后不再数“1、2、3”的,看来这个缺点还是要改。“老师,我发现你说话声音太大了,对咽喉有很大伤害的。”多真诚的话语,我非常感谢这些学生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 请从师生关系的有关教育原理分析这位老师的做法有什么意义,并分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点。

  6. 心理是人脑对主观世界的客观反应。( )

    • 正确
    • 错误
  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

    • 正确
    • 错误
  8. 教室的教学环境温度保持在20℃~30℃较为理想,相对湿度以30%~60%之间为宜( )

    • 正确
    • 错误
  9. 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是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原因。( )

    • 正确
    • 错误
  10. 学习方面的问题不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 )

    • 正确
    • 错误
  11. 在教育实践中,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行为都应以教育法律规范来约束。(  )

    • 正确
    • 错误
  12.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特征,表现在行为上,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 )

    • 正确
    • 错误
  13. 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订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

    • 正确
    • 错误
  14. 德育模式又称德育手段,是开展德育的具体方法。( )

    • 正确
    • 错误
  15. “有趣”作为学习兴趣的初级形式,它具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三个特点。( )

    • 正确
    • 错误
  16.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
    • C.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力
    • D.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17. 品德形成过程的最初环节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18. 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  )。

    • A.课程标准、教学管理规程、教学评价细则
    •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 C.课本、教学参考书、教辅练习
    • D.课程计、教学管理规程、学业成绩
  19. 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的是(  )。

    • A.假定
    • B.内容
    • C.处理
    • D.制裁
  20. 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来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 B.自主对羞怯
    • C.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
    • D.友爱亲密与孤独
  21.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其中心工作是(  )。

    • A.抓安全
    • B.抓管理
    • C.抓考试
    • D.抓教学
  22.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这属于(  )。

    • A.直接强化
    • B.间接强化
    • C.自我强化
    • D.替代性强化
  23.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  )。

    • A.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B.人的发展受到生理成熟的制约
    • C.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D.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4. 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是(  )。

    • A.职业理想
    • B.职业责任
    • C.职业态度
    • D.职业技能
  25.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 A.布鲁纵纳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洛克
  26. 教学是( )。

    • A.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活动
    • B.教师教的活动
    • C.学生学的活动
    • D.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27. 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 A.顺向正迁移
    • B.逆向正迁移
    • C.顺向负迁移
    • D.逆向负迁移
  28. 知道结果的时间应该定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时刻,教学规定适合的时间和步调,这个做法遵循学科基本结构的(  )。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强化原则
  29.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年限是(  )。

    • A.九年
    • B.十年
    • C.十二年
    • D.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
  30. 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

    • A.6年
    • B.5年
    • C.8年
    • D.9年
  31. 惩罚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是(  )。

    • A.行政法律责任
    • B.违宪责任
    • C.民事法律责任
    • D.刑事法律责任
  32. 根据发展性教育理论,教学应按(  )。

    • A.超高难度
    • B.“现有发展水平”难度
    • C.“最近发展区”难度
    • D.无难度
  33. 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奥苏伯尔一认知发展理论
    • B.马斯洛一需求层次理论
    • C.埃里克森一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D.维果斯基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34. 与换位思考、角色体验相似的道德理论是( )。

    • A.认知理论
    • B.体谅关心理论
    • C.价值澄清理论
    • D.社会学习理论
  35.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

    • A.高等教育
    • B.在职培训
    • C.继续教育
    • D.终身教育
  36.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  )的法律关系。

    • A.隶属型
    • B.平权型
    • C.调整型
    • D.保护型
  37. 根据“教师的道德是各种利益互相冲突的情况下,从调节教师行为的需要中产生出来,以便把教师的行为协调地纳入职业集团的活动中,纳入社会中去,从而保证所有其他参加教育过程的人都能合作相处。”这句话,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而言具有法的作用
    • B.教师职业道德就是一部法律
    • C.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监督器
    • D.教师职业道德是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机制
  38. 教育法的本质特征是(  )。

    • A.国家意志性
    • B.普遍性
    • C.强制性
    • D.规范性
  3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身上
    • B.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 C.教学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
    • D.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做中学”
  40.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 A.为了防止学生从窗户掉下摔伤,应由教师擦洗高层建筑窗户
    • B.由于经费有限,暂时使用有缺陷的运动器械
    • C.集会要有专人负责秩序
    • D.同学间发生矛盾,有时候斗殴难避免
  41. 依据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搜集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

    • A.心理咨询
    • B.心理鉴定
    • C.心理辅导
    • D.心理评估
  42. 下列行为中,教育法律关系赖以存在的最基本行为不包括( )。

    • A.教育机关行政行为
    • B.学校管理行为
    • C.学校教育教学行为
    • D.学生学习行为
  43. 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物是(  )。

    • A.市长
    • B.县长
    • C.镇长
    • D.校长
  44. ( )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题部分。

    • A.教学目标设计
    • B.教学内容设计
    • C.教学措施设计
    • D.教学评价设计
  4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个别教育
    • B.建立学生档案
    • C.了解和研究学生
    • D.组织培养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