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汇编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丁某与许某均系某中学初一学生。2013年6月,体育课授课内容为练习投掷铅球,老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一再强调安全问题。体育课中间休息期间,丁某与许某比赛看谁投掷的铅球远。但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投掷要点和方法,许某投掷的铅球正好击中丁某的头部,造成其颅骨骨折。后丁某的父母要求学校与许某共同赔偿各种经济损失2万元,但学校与许某拒绝承担。最后,丁某的父母将学校与许某告上法庭。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案例中学校和许某及其父母的责任。

  2. 早读铃声响了,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窃窃私语。

    结合案例,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3. 简述男孩和女孩表现在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4. 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5. 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6. 简述班级教学的主要特点。

  7. 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8. 学习策略

  9. 标准化成绩测验

  10. 分组教学

  11. 班级授课制

  1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 正确
    • 错误
  13. 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  )

    • 正确
    • 错误
  14. 智力

  1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广泛应用于数学学习之中。(  )

    • 正确
    • 错误
  16. 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产生式的形式表征。(  )

    • 正确
    • 错误
  17. 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是德国。(  )

    • 正确
    • 错误
  18.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 正确
    • 错误
  19.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

    • 正确
    • 错误
  20. 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

    • 正确
    • 错误
  21. 当问题存在着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集中思维。(  )

    • 正确
    • 错误
  22.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

    • A.家庭教养方式
    • B.道德认知
    • C.社会风气
    • D.态度定势
    • E.同伴群体
  23.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

    • 正确
    • 错误
  24.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

    •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25. 以下属于发散思维的特征是(  )。

    • A.敏感性
    • B.流畅性
    • C.灵活性
    • D.独创性
    • E.发散性
  26.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包括(  )。

    • A.关注生存阶段
    • B.关注情境阶段
    • C.关注制度阶段
    • D.关注自身阶段
    • E.关注学生阶段
  27.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包括(  )。

    • A.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 B.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 C.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业能力,发家致富
    • D.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 E.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8. 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 E.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9. 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30.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 A.以儿童为中心
    •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展观
    • C.学校即社会
    •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 E.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  )。

    • A.政治思想
    • B.业务水平
    • C.工作态度
    • D.工作绩效
    • E.法制意识
  32.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

    • 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 B.教师的情绪状态
    • C.学校的管理方式
    • D.教师的教学方法
    • E.师生关系
  33. 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某生测验得6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  )。

    • A.80
    • B.60
    • C.85
    • D.90
  34.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 B.突出目标的超越性
    • C.突出目标的人文性
    • D.突出目标的阶段性
  35.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 A.课程目标
    • B.课程标准
    • C.教学大纲
    • D.教育目的
  36.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与张之洞同名著作(  )。

    • A.《学记》
    • B.《为学》
    • C.《劝学篇》
    • D.《我的大学》
  37.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 A.场依存型
    • B.场独立型
    • C.冲动型
    • D.沉思型
  38. 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  )。

    • A.15年
    • B.10年
    • C.终身
    • D.5年
  3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  )。

    •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身上
    • B.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 C.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从做中学”
    • D.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4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 C.开展网络教育
    • D.高等学校扩招
  41.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 A.科学性
    • B.价值性
    • C.生产性
    • D.未来性
  42. “教学相长”的思想来源于以下哪本著作?(  )

    • A.《论语》
    • B.《荀子》
    • C.《孟子》
    • D.《学记》
  43. 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政治经济制度
    • D.科学技术
  44. 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5.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知识、情感、意志
    •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6.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  )。

    • A.崇高的职业道德
    • B.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 C.教育理论知识
    • D.文化科学知识
  47. 提出教育“心理起源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 A.孟禄
    • B.马斯洛
    • C.罗杰斯
    • D.华生
  48. 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 A.为谁教
    • B.怎样教
    • C.教什么
    • D.教给谁
  49. 平等的、开放式的教育是(  )的特点。

    • A.网络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大众教育
  50. “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 A.布鲁纳
    • B.杜威
    • C.加涅
    • D.奥苏伯尔
  51.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根据普里马克原理,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52.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赫尔巴特
    • D.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