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
简述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
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
学校在学生中进行英雄模范事迹的宣传,这种教育应用了学生的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
- 正确
- 错误
-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诱因。( )
- 正确
- 错误
-
知识是记忆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 )
- 正确
- 错误
-
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能二用”是不良品质。( )
- 正确
- 错误
-
小孩临睡前兴奋的“闹觉”是正诱导所致。(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 )。
- A.语言表达能力
- B.教育教学能力
- C.学科知识水平
- D.组织管理能力
-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 )。
- A.基础知识
- B.基本技能
- C.科学技术
- D.生存本领
-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 )。
-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 )。
- A.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
-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C.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 D.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 )。
- A.国家课程
- B.地方课程
- C.校本课程
- D.综合课程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点是( )。
- A.严格的等级性
- B.鲜明的阶级性
- C.教育的目标明确
- D.教育来源于生产实践
-
测试题目尽量多而全面,难度尽量适中,这说明试题编制者考虑了试题的( )。
- A.区分度
- B.效度
- C.难度
- D.信度
-
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而开展的研究称为( )。
- A.案例研究
- B.科研研究
- C.行动研究
- D.个案研究
-
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布鲁纳
-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本书中确定“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这本书是( )。
- A.《学会做事》
- B.《学会生存》
- C.《学习的革命》
-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 A.学生的主体性
- B.认识的直接性
- C.认识的教育性
- D.活动的开放性
-
“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 A.互补性
- B.不平衡性
- C.系统性
- D.个别差异性
-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 )。
- A.陆军讲武堂
- B.同盟会
- C.京师同文馆
- D.钦定学堂
-
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
- A.教学技能
- B.专业知识
- C.品德修养
- D.教育智慧
-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七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
“平行影响”原则的提出者是( )。
- A.马卡连柯
- B.杜威
- C.科尔伯格
- D.波西瓦尔
-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迅速地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这是记忆的持久性。(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行为体现了注意的广泛性。( )
- 正确
- 错误
-
“欢愉嫌时短,寂寞恨时长”属于时间错觉。(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只知道老师在讲课,但是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种意识状态属于白日梦状态。( )
- 正确
- 错误
-
公安人员根据作案现场情况,迅速对案情做出判断,这种思维属于分析思维。(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的认知方式也称为认知风格,可大致划分为( )。
- A.场依存与场独立
- B.冲动型与沉思型
- C.具体型与抽象型
- D.发散型与辐合型
-
常用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
- A.教育经验总结法
- B.个案法
- C.观察法
- D.调查法
-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为( )。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 B.平衡性
- C.定向性与顺序性
- D.差异性
-
自我意识包括( )。
- A.自我认识
- B.自我体验
- C.自我控制
- D.自我实现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至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 B.主动感对内疚感
-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D.自主感对羞耻感
-
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时候,说出“山洞E1是圆的”“我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
- A.多维性
- B.独特性
- C.流畅性
- D.综合性
-
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 )。
- A.访谈法
- B.抽样法
- C.座谈法
- D.产品分析法
-
下列说法代表内控特征的是( )。
- A.“老师出的怪题把我难住了”
- B.“我从来不在乎老师怎么评分”
- C.“我看过了一些卷子,知道老师会出什么题”
- D.“我准备好了,我能对付考试”
-
“窥一斑而知全豹”属于知觉的( )。
- A.敏锐性
- B.客观性
- C.整体性
- D.精细性
-
学生闭卷考试时,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
- A.再认
- B.回忆
- C.识记
- D.保持
-
幼儿在计算2+3=5时,会在头脑中用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这种思维类型是( )。
- A.直观动作思维
- B.抽象逻辑思维
- C.初级思维
- D.具体形象思维
-
学生在写作业时被嗡嗡的蚊子声所吸引,这一心理现象属于( )。
- A.不随意注意
- B.有意注意
- C.随意前注意
- D.随意后注意
-
学生检查自己的作业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检查别人的作业时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
- A.知觉的整体性
- B.思维定势
- C.注意分散
- D.粗心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格言体现了思维的( )。
- A.灵活性
- B.深刻性
- C.敏捷性
- D.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