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河北电工模拟试题(1)最新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电工作业人员应具备熟练掌握现场的。( )

    • A.触电急救方法
    • B.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 C.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 D.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
    • E.正确选择使用灭火器材
  2. 事故的具体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 )

    • A.事故原因和性质不查清不放过
    • B.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 C.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D.事故的隐患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 E.有关领导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3. 劳动者享有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 )的权利。

    • A.建议
    • B.举报
    • C.批评
    • D.检举
    • E.控告
  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必须坚持( )。

    • A.及时准确
    • B.客观公正
    • C.快速及时
    • D.实事求是
    • E.尊重科学
  5. 下列哪些条件是劳动者应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

    • A.获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
    • B.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 C.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 D.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 E.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6.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 )。

    • A.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B.调整劳动关系
    • C.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 D.促进企业发展
    • E.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 《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 )。

    • A.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B.防治职业病
    • 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 D.促进经济发展
    • E.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8. 根据《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享有( )五项权利。

    • A.知情、建议权
    • B.批评、检举、控告权
    • C.合法拒绝权
    • D.遇险停、撤权
    • E.保(险)外索赔权
  9. 根据《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履行( )下列义务

    • A.遵章作业的义务
    • B.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 C.享有休假的义务
    • D.安全隐患报告义务
    • E.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义务
  10. 根据《安全生产法》,需要进行安全培训的是( )。

    • A.企业主要负责人
    • B.使用新技术的从业人员
    • C.特种作业人员
    •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 )。

    • A.现场管理人员
    • B.班组长
    • C.车间主任
    • D.负责人
  12. 用人单位应当为本单位的( )缴纳工伤保险费。

    • A.部分职工
    • B.全体职工
    • C.管理人员
    • D.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参加( )。

    • A.意外伤害保险
    • B.工伤保险
    • C.劳动保险
    • D.职业病保险
  14. 劳动者享有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 )。

    • A.批评和控告
    • B.意见和建议
    • C.批评和意见
    • D.建议和控告
  15.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 )。

    • A.通报
    • B.通知
    • C.公告
    • D.公示
  16.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承担。

    • A.职工个人
    • B.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
    • C.用人单位
    • D.国家和用人单位共同
  17.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 B.每年组织一次
    • C.每半年组织一次
    • D.由有关部门组织
  18.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 )。

    • A.岗位操作规程
    • B.安全操作规程
    • C.劳动纪律
    • D.工艺操作规程
  19.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 A.防护设施
    • B.卫生干净的环境
    • C.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
    • D.工作环境
  20.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 )。

    • A.批评、检举和控告
    • B.撤离工作岗位
    • C.停止作业
    • D.拒绝执行
  21.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高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 )。

    • A.安全措施
    • B.工作环境
    • C.安全防护装置
    • D.劳动防护用品
  22.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 ),方可上岗作业。

    • A.安全培训证书
    • B.特种作业岗位证书
    • C.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D.安全教育证书
  23.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第6页上数9行

    • A.有权停止作业
    • B.报告领导
    • C.应继续生产作业
    • D.无权停止作业
  2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两证,一是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二是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两证缺一即可( )。

    • A.上岗作业
    • B.视为违法上岗或违法用工
    • C.从事特种作业
    • D.通过安全教育上岗作业
  25. 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 )因从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A.可以
    • B.不得
    • C.开除
    • D.辞退
  26.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A.作业环境、安全措施
    • B.应急救援预案、作业环境
    • C.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 D.事故隐患、危险环境
  27.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 )的法律责任。

    • A.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 B.相关企业领导
    • C.技术人员
    • D.企业负责人
  28. 《安全生产法》实行( )原则,即生产活动在谁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即由谁依法管理,而不管生产经营实体的性质和隶属背景。

    • A.行业管理
    • B.国家管理
    • C.政府管理
    • D.属地管理
  29. 《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促进经济发展。

    • A.权责一致
    • B.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 C.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30.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的( ),适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 A.规章制度
    • B.法律法规
    • C.专门法律
    • D.行政规定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 )起开始施行。

    • A.2002年6月29日
    • B.2002年11月1日
  32. 在事故的调查处理中,对不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玩忽职守、违章操作的有关责任人员,要依法追究(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 A.行政责任
    • B.法律责任
    • C.违法、违纪
    • D.法定代表人
  33. 劳动保护的根本就是要实现( ),只有劳动者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生产才可能顺利进行

    • A.配带齐全劳保护具
    • B.遵守操作规程
    • C.消灭事故
    • D.安全生产
  34. 安全生产方针突出强调了( )的思想。

    • A.以人为本
    • B.安全第一
    • C.预防第一、关爱生命
    • D.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5. 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 )使生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 A.隐患
    • B.安全
    • C.故障
    • D.事故
  36.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能保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及时出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对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义重大。( )

    • 正确
    • 错误
  37. 电工作业人员应掌握安全用具的检查内容并正确使用;会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器材。( )

    • 正确
    • 错误
  38. 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

    • A.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
    • B.经济效益第一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D.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9. 劳动者无需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

    • 正确
    • 错误
  4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

    • 正确
    • 错误
  41. 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 正确
    • 错误
  42.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正确
    • 错误
  43.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 正确
    • 错误
  44. 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45.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正确
    • 错误
  46.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用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