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灾害信息员考试题(1)
-
在灾害信息报送渠道上,网络通信方式的主要缺点是( )。
- A.对电脑网络依赖程度高
- B.存在安全风险
- C.对操作技术要求高
- D.数据处理程序复杂
-
一旦发生灾害,应在( )向决策和管理部门报送灾害信息。
- A.一天之内
- B.核定灾害损失之后
- C.灾害结束之后
- D.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
-
下列信息传递方式中,属于公文流转方式的是( )。
- A.电话
- B.书信
- C.快报
- D.手机短信
-
以下哪一种疾病不是灾害发生时疾病防控的主要类别( )。
- A.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 B.皮炎
- C.感冒
- D.甲型肝炎
-
关于畜牧业损失评估中,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等于( )。
- A.死亡牲畜数量×当地牲畜市价
- B.死亡牲畜数量×当地牲畜市价+牲畜业设施损失
- C.死亡牲畜数量×当地牲畜市价+牲畜业设施损失-残值
- D.死亡牲畜数量×当地牲畜市价+牲畜业设施损失+残值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正常教学活动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压塌校舍,造成电力中断、交通受阻,使走读的学生和住校外教师往返学校困难,生活必需品及能源供应受阻以及( )。
- A.住校的教师、学生增加
- B.对网络的需求
- C.教学用具、学习用具、书本的需求
- D.学生心理辅导的需求
-
因灾失踪情况的一般处理程序中,对于因灾失踪人口,要填写《因灾死亡人口台账》,并上报( )。
- A.公安机关
- B.上级民政部门
- C.村委会
- D.乡政府
-
下列对因交受伤人员进行统计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受伤人员都要统计
- B.轻微伤病人员必须统计
- C.只统计伤病比较重的人员
- D.是否统计必须根据受伤人员本人意愿
-
对于半年报和年报初报、年报核报的填报,省、地两级的数据填报原则上以( )上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汇总、核定、修正而成。
- A.行政村(社区居委会)
- B.乡镇(街道)
- C.县级
- D.地市级
-
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规定,需要通过年报将全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及救灾工作情况进行逐级上报。省级年报核报上报的时间是( )。
- A.1月中旬
- B.1月31日前
- C.2月5日前
- D.2月10日前
-
年报初报所统计的是每年的( )期间,自然灾害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及救灾工作情况。
- A.1月1日至9月1日
- B.1月1日至9月30日
- C.1月1日至10月31日
- D.1月1日至12月31日
-
填报《冬春因灾生活困难政府救济人口台账》时,错误的是( )。
- A.半年报时填报冬春已救济情况
- B.年报初报时填报冬春需救济情况
- C.年报核报时不填写冬春已救济情况和需救济情况
- D.年报核报时填报冬春已救济情况和需救济情况
-
在旱情初露,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初次填报,并逐级上报至民政部。每( )日上报一次,直至灾情解除,上报核报。
- A.5
- B.10
- C.15
- D.30
-
灾害发生过程中,如果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灾害信息员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死亡人口的身份等基本情况,填报( ),并会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一并逐级上报。
- A.《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
- B.《因灾死亡人口台账》
- C.《因灾倒房户台账》
- D.《救灾工作情况统计表》
-
( )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 A.灾害造成的林木、桥梁、船舶损失
- B.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死亡人口、伤病人口
- C.因灾停产、停运、停业等所造成的产值损失
- D.用于防灾、抗灾、救灾的一切费用
-
( )因灾死亡后,不作为因灾死亡大牲畜进行统计。
- A.羊
- B.牛
- C.马
- D.驴
-
在灾害信息统计中,一般把( )作为受灾体。
- A.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
- B.人类生活、生产活动
- C.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与环境
- D.以上三项都包括
-
在对房屋受灾情况进行调查时,因灾遭受严重损坏而无法修复的牧区帐篷,每顶按( )间计算。
- A.2
- B.3
- C.4
- D.5
-
调查倒塌房屋时以户为单位,其中倒塌居民房屋作为单独调查,并将其居住对象划分为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 )四类家庭。
- A.一般户
- B.农村户
- C.城市户
- D.城镇户
-
对于不需要( )个工日就可以修复的房屋,一般不计入损坏房屋间数,只统计其经济损失。
- A.1
- B.2
- C.3
- D.4
-
以下面积单位换算关系中,( )是正确的。
- A.1公顷= 15亩
- B.1亩=15平方米
- C.1平方千米=15公顷
- D.1亩=15平方丈
-
在进行农作物受灾损失测算时,为了测算方便,将农作物的生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下面哪个不属于这四个阶段( )。
- A.幼苗期
- B.分蘖期
- C.抽穗期
- D.成熟期
-
在灾害信息统计中,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困难原因必须是指( )造成的。
- A.灾害直接
- B.旱灾间接
- C.自然条件很差
- D.环境恶劣
-
灾害结束时间是指( )的时间。
- A.灾情稳定后灾害损失不再继续扩大的具体时间
- B.当时统计的灾情较上一次统计的灾情没有变化的时间
- C.灾害发生后的第二天
- D.行政领导决定的时间
-
统计制度中,( )不是用来描述地震的指标。
- A.震级
- B.烈度
- C.编号
- D.震中经度
-
诱发洪水灾害的原因不包括( )。
- A.强降雨
- B.冰雪融化
- C.沙尘暴
- D.台风风暴潮
-
下列关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统称为洪涝灾害
- B.都可能由暴雨引发
- C.发生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
- D.雨涝灾害是大量积水和径流无法及时排泄造成的
-
( )是指某个地区较长时间降水异常偏少,河川径流及其他水资源短缺,致使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损失和影响的灾害。
- A.沙尘暴
- B.土壤沙漠化
- C.干旱灾害
- D.气象灾害
-
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 A.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 B.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 C.民间统计调查项目
- D.社会统计调查项目
-
( )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
- A.环境污染
- B.高温热浪
- C.燃气爆炸
- D.飞机失事
-
( )不是灾害信息员工作环境的特点。
- A.社会秩序混乱
- B.交通、通信畅通
- C.潜在危害风险源较少
- D.遭受灾害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
( )是自然灾害可能引起的传染病。
- A.病毒性感冒
- B.疟疾
- C.红眼病
- D.以上都是
-
下列哪些现象( )不属于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征兆。
- A.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
- B.山林里小动物四散逃窜
- C.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
- D.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闷雷式的声音
-
省、地级民政部门制定出到县级的恢复重建资金分配方案,下拨中央补助资金。( )根据恢复重建项目计划,立即投入恢复重建施工组织和项目实施。
- A.县级民政部门
- B.村民委员会
- C.乡级政府
- D.县级政府
-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职责,以下哪个部门负责组织核查并统一发布灾情( )。
- A.民政部
- B.水利部
- C.中国气象局
- D.农业部
-
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的主要来源中不包括( )。
- A.中央恢复重建补助资金
- B.建房优惠政策
- C.社会捐助资金
- D.灾区扶贫开发资金
-
省级民政部门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意见或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商( )落实本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同时及时下拨中央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
- A.同级建设部门
- B.财政部门
- C.同级财政部门
- D.建设部门
-
近年来,我国灾害救助政策不断完善和健全,不属于现行的国家灾害救助政策项目主要包括( )。
- A.灾后民房恢复重建救助
- B.灾民基本生活保障救助
- C.受灾人员冬春生活困难救助
- D.旱灾生活救助
-
通过实施紧急转移安置生活救助项目,在灾前和灾中组织各方面力量,将处于高风险下或被围困的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到避灾场所等安全地带,及时安排( ),调运救灾物资,向受灾群众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物资,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 A.紧急转移安置资金
- B.救灾应急资金
- C.救灾物资
- D.以上都不对
-
2004年,民政部颁布了《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明确了( )、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
- A.总体规划、科学指导
- B.总体规划、科学领导
- C.统筹规划、科学领导
- D.统筹规划、科学指导
-
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是指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 )按照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制定灾害应对策略和措施,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 A.国家减灾委
- B.灾区各级政府
- C.国务院
- D.灾区各级民政部门
-
国家制定了自然灾害紧急转移安置、倒房恢复重建、冬春生活救助、旱灾救助等中央补助标准。此外,新增因灾遇难人员抚慰金项目,向每个遇难者家庭补助( )。
- A.10000元
- B.8000元
- C.7000元
- D.5000元
-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救助管理机制,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灾害预警预报机制
- B.应急生活紧急救助机制
- C.救灾物资储备机制
- D.救灾资金投入机制
-
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不应该( )。
- A.等待山体系统稳定下来再进行救援
- B.注意防范再次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 C.立即进入灾害区域,挖掘和搜寻财物
- D.立即报告政府部门
-
干旱灾害的防御措施不包括( )。
- A.推广耐寒作物种植
- B.南水北调
- C.兴修水利和科学灌溉
- D.加固房屋
-
按发生时间划分,低温冷冻灾害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 A.春季低温冷冻灾害
- B.秋季低温冷冻灾害
- C.东北夏季低温冷冻灾害
- D.东北冬季低温冷冻灾害
-
下列措施中,( )不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
- A.提高建筑物设防标准
- B.兴修水库
- C.提高公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 D.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
灾害信息管理工作是一项( )很强的工作。
- A.政策性
- B.法制化
- C.技术性
- D.技术性、政策性
-
高级灾害信息员对应国家职业资格( )级。
- A.二
- B.三
- C.四
- D.五
-
灾害信息员职业的设立可以吸引( )从事灾害信息管理技术和理论研发。
- A.有关教育、科研和社会机构
- B.高校
- C.研究机构
- D.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