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应急管理培训考试题(1)
-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 正确
- 错误
 
- 
				井下发生水灾害时,现场班组长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水灾害发生的具体地点及简要水害情况,同时组织现场人员按照避水灾路线指向牌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 - 正确
- 错误
 
-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 正确
- 错误
 
- 
				人员受伤后必须在原地检伤,实施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治后再搬运。 - 正确
- 错误
 
- 
				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心肺复苏术,然后再搬运。 - 正确
- 错误
 
-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正确
- 错误
 
- 
				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 正确
- 错误
 
- 
				“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及锁骨骨折的包扎。 - 正确
- 错误
 
- 
				在矿井突水的抢险救灾中,应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积聚和防止发生熏人事故. - 正确
- 错误
 
- 
				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力。 - 正确
- 错误
 
- 
				昏迷伤员的舌后坠堵塞声门,应用手从下颌骨后方托向前侧,将舌牵出使声门通畅。 - 正确
- 错误
 
- 
				处理冒顶事故时,首先应该加强后路支架的安全可靠性。 - 正确
- 错误
 
- 
				灭火时,如果瓦斯浓度达到2%并且仍继续增加,救护队指挥员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 正确
- 错误
 
- 
				在使用减少风量的方法控制火势时,瓦斯浓度上升接近2%,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方法,恢复正常通风,甚至增加灾区风量。 - 正确
- 错误
 
-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在认真辨识并评估本矿危险源的基础上,在总结本矿或矿区防灾抗灾经验的前提下编写的。 - 正确
- 错误
 
- 
				采区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积极方法直接灭火,并使风流短路,把烟气引入专用回风巷。 - 正确
- 错误
 
- 
				发生低浓度瓦斯爆炸后,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企业每年必须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救援演练。 - 正确
- 错误
 
- 
				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方法有()。 - A.头后仰
- B.稳定侧卧法
- C.托颌牵舌法
- D.击背法
 
- 
				关于搬运的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在原地检伤
- B.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复苏术,然后再搬运
- C.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肩要垫高,头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
- D.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等搬运
 
-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抢险指挥部并设立地面基地。矿山救护队队长为抢险指挥部成员。 - 正确
- 错误
 
- 
				对触电者的急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B.迅速测量触电者体温
- C.用干净衣物包裹创面
- D.迅速判断伤情,对心搏骤停或心音微弱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烧伤的急救原则是() - A.消除致病原因
- B.使创面不受污染
- C.防止进一步损伤
- D.大量使用抗生素
 
- 
				处理井下火灾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控制烟雾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
- B.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
- C.尽量采用综合灭火
- D.保障救护人员安全
 
- 
				煤尘爆炸后的主要特征是()。 - A.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 B.产生皮渣与黏块
- C.产生大量氨气
- D.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
 
- 
				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应该加以重点监控。井下一氧化碳的来源有()。 - A.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
- B.爆破
- C.瓦斯、煤尘爆炸
- D.朽烂的木质材料
 
-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抢险救灾决策前,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有()。 - A.是否切断灾区电源
- B.是否会诱发火灾和连续爆炸
- C.通风系统的破坏程度
- D.可能的影响范围
 
- 
				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 A.检查并加固巷道支护,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
- B.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有效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
- C.保证人员在作业中的通信联系和退路安全畅通
- D.指定专人检测风量和风流变化情况
 
-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 A.及时营救遇难人员
- B.及时控制危险源
- C.清除事故现场危害后果
-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 
				将伤员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便于救护人员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必要时要及时抢救。 - A.前面
- B.后面
- C.前面、后面无所谓
 
- 
				对()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 A.面部
- B.脊柱
- C.头部
 
- 
				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骨折,其他人员应采用()的急救原则。 - A.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 B.立即送往医院
- C.先固定后搬运
 
- 
				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此时在场人员应()。 - A.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
- B.迅速做心肺复苏
- C.立即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赶到
 
- 
				爆炸产生火灾,应(),并应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爆炸的措施。 - A.同时灭火和救人
- B.先灭火后救人
- C.先救人后灭火
 
- 
				全矿井停电恢复供电后,应首先启动()。 - A.主要水泵
- B.副井提升
- C.主要通风机
 
- 
				掘进工作面迎头由于爆破发生火灾后,应( )。 - A.立即关闭局部通风机
- B.立即切断附近设备电源进行洒水灭火
- C.撤出所有人员
 
- 
				处理煤尘爆炸的首要问题是()。 - A.防止二次爆炸
- B.防止火灾事故
- C.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 
				重大灾害事故的共性之一是具有()。 - A.可预见性
- B.临时性
- C.继发性
 
- 
				火势较大的明火火灾的处理关键是( )。 - A.正确调动风流
- B.高强度灭火
- C.封闭巷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