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分选考题2017-2018年高级理论知识重点考察(1)
-
浮选机的入料浓度为( )时效果最好。
- A.30—50g/l
- B.90--120g/l
- C.130--150g/l
- D.200g/l以上
-
在煤泥浮选中,不同颗粒其浮选速度不同,无论在哪种矿浆浓度下,( )级颗粒的浮选速度最快。
- A.0.25㎜~0.5㎜
- B.0.12㎜~0.25㎜
- C.0.1㎜~0.12㎜
- D.0.074㎜~0.1㎜
-
( )是影响煤泥浮选的决定因素。
- A.操作制度
- B.药剂制度
- C.浮选机工作性能
- D.煤泥性质
-
浮选机叶轮的浸水深度H增加时,叶轮吸水量W急剧上升,则动力消耗N( ),充气量Q( ) 。
- A.增加 下降
- B.减少 下降
- C.增加 上升
- D.减少 上升
-
试验资料表明,浮选煤浆温度在( )时浮选效果最好。
- A.10℃~15℃
- B.15℃~20℃
- C.20℃~25℃
- D.25℃~30℃
-
煤泥浮选中,不同颗粒其浮选产率不同,( )级颗粒的浮选产率最高。
- A.0.074㎜~0.25㎜
- B.0.025㎜~0.074㎜
- C.0.074㎜~0.1㎜
- D.0.1㎜~0.25㎜
-
根据煤泥中细粒(-0.15mm)含量可大致确定入浮浓度,当细粒含量>70%时,入浮浓度为( )。
- A.≥200g/L
- B.200~150
- C.150~120
- D.<120
-
煤岩组成中可浮性最好的( )。
- A.镜煤
- B.亮煤
- C.暗煤
- D.丝炭
-
根据煤泥中细粒(-0.15mm)含量可大致确定入浮浓度,当细粒含量为30%~50%时,入浮浓度为( )。
- A.≥200g/L
- B.200~150
- C.150~120
- D.<120
-
根据煤泥中细粒(-0.15mm)含量可大致确定入浮浓度,当细粒含量为50%~70%时,入浮浓度为( ) 。
- A.≥200g/L
- B.200~150
- C.150~120
- D.<120
-
根据煤泥中细粒(-0.15mm)含量可大致确定入浮浓度,当细粒含量<30%时,入浮浓度为( )。
- A.≥200g/L
- B.200~150
- C.150~120
- D.<120
-
不属于浮选机初步调整的项目是( )。
- A.入料浓度
- B.给矿量
- C.充气量
- D.给药量
-
在三段加药法中,第三段加药时同时加入捕收剂和起泡剂,主要目的是回收粗煤泥.此段加入的起泡剂约为( )。
- A.1/3
- B.1/2
- C.2/3
- D.3/4
-
浮选机清水试验时,以下不是必检项目的是( )。
- A.各室接缝处不漏水
- B.供料量
- C.放矿口、调节闸门应不漏水
- D.各机室溢流堰应水平
-
浮选机前两室泡沫油光乌黑,大泡较多,且有破裂现象,液面翻花严重,愈往后泡沫层越厚,尾矿发黑。此征象是( )表现。
- A.入料浓度增高
- B.入料浓度过高
- C.充气量增加
- D.处理量加大
-
浮选机由前向后,泡沫层厚度逐室增加,前两室反而较中间室泡沫薄。此征象是( )表现。
- A.入浮浓度降低
- B.充气量降低
- C.入浮浓度升高
- D.充气量升高
-
精矿灰分高时,可减少( )用量。
- A.捕收剂
- B.起泡剂
- C.絮凝剂
- D.调整剂
-
浮选充气不足时,应增加 ( )用量。
- A.捕收剂
- B.起泡剂
- C.絮凝剂
- D.调整剂
-
浮选停车顺序,应首先( )。
- A.停矿浆准备器
- B.停药剂
- C.停料
- D.停浮选机
-
浮选开车顺序,应首先( ) 。
- A.给料
- B.开刮泡器
- C.开浮选机主机
- D.开矿浆准备器
-
浮选机叶轮上的叶片形状,用于吸气时,多采用( )。
- A.辐射直叶片
- B.弯曲叶片
- C.斜直叶片
- D.不一定
-
一般而言,浓缩浮选的流程入料浓度一般为( )。
- A.100-120g/l
- B.70-90g/l
- C.120-150g/l
- D.150-200g/l
-
浮选机叶轮上的叶片形状,用于吸浆时,多采用( )。
- A.辐射直叶片
- B.弯曲叶片
- C.斜直叶片
- D.不一定
-
( )型浮选机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并在国内中小型选煤厂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煤用浮选机。
- A.XJM—4
- B.XJX—Z8
- C.XJQ—M—14
- D.XJN—14
-
XJM—4型浮选机的“心脏”是( )。
- A.调整机构
- B.放矿机构
- C.刮泡机构
- D.充气搅拌机构
-
动力指数是指( )消耗功率( ) 所得到的空气量。
- A.每分钟 10KW
- B.每小时 1KW
- C.每小时 10KW
- D.每分钟 1KW
-
单位面积充气量是( )内每平方米的浮选机液面上逸出的空气体积量。
- A.单位时间
- B.每小时
- C.每分钟
- D.每秒
-
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中,充气的平均体积为( )。
- A.20%~30%
- B.10%~20%
- C.25%~35%
- D.15%~25%
-
浮选机结构可分为4个区,其中( )也称混合区。
- A.充气搅拌区
- B.分离区
- C.输送区
- D.泡沫区
-
一般情况,在搅拌式浮选机中,当有起泡剂存在时,气泡的直径大致为0.05mm~1.5mm,且其中约( )为0.05mm~1.2mm。
- A.65%
- B.70%
- C.75%
- D.80%
-
XJX型浮选机是( )型浮选机。
- A.机械搅拌充气式
- B.机械搅拌自吸式
- C.充气式
- D.气体排出式
-
威姆科浮选机是至今保留的唯一大型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它是( )改进制造的。
- A.德国
- B.波兰
- C.美国
- D.中国
-
搅拌速度直接影响浮选机的效果,一般以叶轮的速度均在( )m/s为好。
- A.10-20
- B.20-30
- C.30-40
- D.8-9.5
-
喷射浮选机属于( )浮选机。
- A.充气式
- B.气体析出式
- C.自吸式
- D.压气式
-
试验表明,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中,浮选煤浆浓度为( )时,空气的弥散程度最高。
- A.15%~25%
- B.20%~30%
- C.25%~35%
- D.30%~40%
-
机械搅拌自吸式、机械搅拌充气式和充气式三种浮选机中,充气量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
- A.充气式 机械搅拌充气式
- B.充气式 机械搅拌自吸式
- C.机械搅拌自吸式 充气式
- D.机械搅拌充气式 充气式
-
在带有辐射叶轮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中,气泡群在煤浆中的平均升浮速度约等于 ( )。
- A.1cm/s~2cm/s
- B.2cm/s~3cm/s
- C.3cm/s~4cm/s
- D.4cm/s~5cm/s
-
( )是减小高灰细泥对浮选有害影响的胶溶剂。
- A.非极性药剂
- B.阴离子型药剂
- C.阳离子型药剂
- D.杂极性药剂
-
下列不属于聚合电解质的是( )。
- A.阴离子型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 B.阳离子型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 C.双离子型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 D.非离子型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
高分子絮凝型助滤剂效果偏重于( )。
- A.降低滤饼水分
- B.提高滤饼回收率
- C.降低水分
- D.提高过滤处理量
-
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表现为( ) 。
- A.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 B.减弱消除颗粒间斥力
- C.架桥作用
- D.水化作用
-
无机絮凝剂的作用机理最终表现为( )。
- A.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 B.减弱消除颗粒间斥力
- C.架桥作用
- D.水化作用
-
MB系列浮选剂,兼有起泡剂和捕收剂功能,具有双效合一,速度快的特点,一般用量比普通药剂可节省( )。
- A.1/4—1/2
- B.1/3—1/2
- C.1/4—3/4
- D.1/2—3/4
-
石灰一般在浮选过程中用作( )。
- A.抑制剂
- B.活化剂
- C.凝聚剂
- D.絮凝剂
-
大部分起泡剂是表面活性物质,能强烈的( )。
- A.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 B.减薄矿物水化膜
- C.降低矿物表面自由能
- D.增强水化作用
-
起泡剂表面活性一般随碳原子减少而( )。
- A.降低
- B.增加
- C.基本不变
- D.无影响
-
以下不是调整剂的是( )。
- A.酸
- B.碱
- C.石灰
- D.羟基硫酸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聚丙稀酰胺水溶液不宜用铝质容器长期贮存
- B.在极性分子中,电荷呈对称分布
- C.浮选煤浆的静压头增大,真空度增加,充气量增大
- D.煤表面发生氧化后,亲水性增加,可浮性急剧变坏
-
目前,选煤厂广泛使用的聚丙烯酸胺及其衍生物的分子量是( )。
- A.500万—800万
- B.800万—1000万
- C.1000万—1200万
- D.1200万—1500万
-
以下是捕收剂的为( )。
- A.煤油
- B.柴油
- C.黄药
- D.松醇油